页面

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吸引大量資金來港

陳茂波料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吸引大量資金來港

2023-10-06 HKT 10:35

  • 陳茂波預期,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引導大量資金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政府正積極敲定細節。(李臻昇攝)
    陳茂波預期,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引導大量資金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政府正積極敲定細節。(李臻昇攝)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期,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引導大量資金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政府正積極敲定細節。至於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亦將很快向政府提交報告。

陳茂波在私人財富管理公會峰會致辭時提到,過去數年一直努力提升上市平台競爭力,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將檢視上市制度、市場結構和交易機制,亦將探索如何擴闊資金流向,以及吸引更多有質素的發行人來港,推動產品多元創新,以及提升價格和交易的效率。

他重申,政府至今已吸引約30家重點企業於香港落地或擴充業務,預計可創造約1萬個就業機會,大部分屬研究和管理職位,企業管理層亦會來港,均為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帶來更多商機。

陳茂波又指,內地與港澳的監管機構早前宣布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允許更多券商參與,亦擴大合資格投資產品範圍,以及增加個人投資額度等,將為業界帶來新的增長動力。政府將繼續深化互聯互通擴容,同時繼續推動家族辦公室在港發展。

後話

係咪真架?我讀得書少,你吾好呃我!



銀行家堅守香港 富人湧向新加坡

亞洲金融雙城記:銀行家堅守香港 富人湧向新加坡

【彭博】-- 近來,資金管理圈的大佬們對新加坡真是愛不釋手。億萬富豪雷·達裡奧在當地設立據點管理一些個人財富。Ken Griffin和Steve Cohen則是大舉招兵買馬。

從新加坡立國的最初幾年起,心心念念就是要成為世界資金流的重鎮之一。作為財富的避風港和資產管理公司的中心,這個「亞洲瑞士」打下不少勝仗,名聲已經超越亞洲這個區域。去年,大批金融行業人士和企業湧入新加坡,以擺脫香港嚴厲的防疫清零政策;但要取代香港成為交易中心及全球銀行在尋求進軍中國的大本營,新加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根據央行數據,資產管理行業管理的財富在短短六年內翻了一番,達到約4萬億美元,其中約80%來自海外。貝萊德在新加坡大舉擴張,今年關閉香港股權團隊的安大略省教師養老金計畫如法泡制。甚至瑞士的銀行也不落人後:瑞銀集團的辦公室佔據新加坡黃金購物區的整個街區,擁有3,000名員工、私人健身房。它現在是瑞銀在亞洲最大的業務。

捲動即可繼續查看內容

資金管理公司Gordian Capital Singapore Pte.聯合創始人Mark Voumard說,亞洲突然變得熱門的不僅僅是一個細分市場——我們看到大家都有所配置。

瑞士作為全球財富管理龍頭的桂冠目前還算戴得牢靠。但波士頓顧問集團預測,未來五年,在新加坡註冊的外國財富將成長9%,遠遠超過瑞士。瑞士許多的吸引力,新加坡也具備:包括政治穩定和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但新加坡還具備低所得稅率、資本利得或遺產稅都是零,以及鼓勵跨國公司設立亞洲總部的特色。新加坡位於東南亞中部的黃金位置,對專注於該地區的投資經理具有吸引力。

一些全球最大的資金管理公司都在新加坡配置人力,包括Marshall Wace、Griffin的Citadel Enterprise Americas和DE Shaw。億萬富豪Cohen的Point72資產管理公司已擴大新加坡團隊超過50%,達到100人。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最新數據,總體而言,對沖基金資產在2021年成長30%,達到2,570億新加坡元(1,910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美元增幅。

根據MAS估計,新加坡家族理財室的數量從2020年的400家增加到去年底的1,100家。新加坡的激勵措施包括2019年的稅收改革以及為超級富豪提供快速居留權的計畫。該國最大銀行星展集團執行長Piyush Gupta在對問題的書面答覆中說,新加坡將繼續受益於財富和資產流動。新加坡受益於其作為避風港、高效的金融體系以及東西方之間橋樑的地位。

- 廣告 -

其他金融中心最近遇到的麻煩為新加坡帶來額外的優勢。今年,瑞士信貸集團倒閉,當局匆匆安排由瑞銀集團接手,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動搖。由於富裕客戶將資金存放在新加坡等其他地方,瑞信已出現超過1,000億瑞士法郎(合1,110億美元)的資金外流。IMD商學院教授Arturo Bris在這兩家銀行合併時指出,新加坡人正在為瑞信倒閉而開香檳。

在香港,銀行家和投資者對中國在政治上的收緊越來越感到不安,中美緊張關係惡化又加劇這種疑慮。根據加拿大智庫Fraser Institute彙編的最新排名,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最自由經濟體的香港,將寶座拱手讓給新加坡,原因是更嚴格的法規和司法獨立受到的侵蝕。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危機,來自內地業務不斷減少,促使金融業者在香港裁員。

儘管如此,新加坡也面臨自己的挑戰。根據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新加坡在全球排名第五,但最近因一些醜聞而蒙塵。交通部長在腐敗調查中被捕並被保釋,兩名議員則因婚外情而辭職。8月份,當局指控10名外國人洗錢,並沒收了超過28億新加坡元的資產,包括房產、豪車和現金。

種種不堪讓全球一些大型銀行陷入困境,並促使當局針對境外流入的資金加強審核。這也為家族辦公室業務蒙上了陰影:貿工部政務部長陳聖輝10月3日在國會表示,至少一名被告可能與家族辦公室有關聯。陳聖輝說,雖然政府歡迎合法業務,但金管局最近宣布計劃,將對家族辦公室實施更嚴格的反洗錢管制。

在爭奪亞洲頂級金融中心的大戰中,香港仍然佔上風,至少就華爾街而言是如此。對於希望打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企業來說,香港仍是第一站;新加坡位處東南亞,經濟腹地小得多。這個由10個國家組成的地區擁有6.8億人口和3萬億美元經濟,中國則有14億人口和18萬億美元經濟。根據Preqin Ltd.的數據,雖然新加坡一直在吸引一些中國財富,但香港仍然為銀行家提供了大量的高淨值客戶,亞洲近一半的對沖基金經理都駐香港。

一些在疫情嚴格限制期間移居新加坡的投資銀行家正陸續返回香港。據因資訊未公開而不願具名的高管透露,一家華爾街銀行已將近一半先前離開的員工調回香港,瑞銀先前20多位由香港轉調他地的員工中,約三分之一已返回。

新加坡資本市場規模較小,意味著它無法在交易或股票方面與香港一較高下,但這些正是華爾街亞洲營收的最大來源之一。香港股市總市值約5萬億美元,是新加坡4,000億美元的12倍多。2023年新加坡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的資金不到2,000萬美元,年減 95%。香港IPO則還有30億美元,雖然比前一年下降68%。

新加坡的房地產榮景推升本已高昂的租金成本,在負擔能力上縮小了香港(傳統上較新加坡貴)的差距。同時,從事金融業的香港人往往收入較高。根據eFinancialCareers的2022年報告,香港金融人士平均總薪酬(包括薪資和獎金)接近30萬美元,比新加坡同行高出52%。一些在新加坡與香港之間來去的金融專業人士承認,他們懷念香港的夜生活和亂哄哄的喧囂。

對全球銀行的現實是:香港難以取代。但一些公司尋求在該地區實現多元化或為中國以外更廣泛的亞洲業務建立基地,新加坡正從中受益。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駐香港董事總經理John Mullally說,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總體上已經在新加坡開設了更大的業務,或者在亞洲尋求某種雙樞紐型策略。

原文標題The Rich Flock to Singapore as Bankers Stick With Hong Kong

(增加8-11段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




彭博:更多人选择新加坡 香港财务管理公司前景悲

彭博:更多人选择新加坡 香港财务管理公司前景悲

8 world  发布:
  • 香港私人财富管理公会(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Association)一项调查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包括新加坡,以致当地的私人财富管理公司,所管理资产规模显著缩水,悲观情绪正在加剧。

    根据香港私人财富管理公会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布的《香港私人财富管理报告》,15%的私人财富经理预测,未来五年管理资产的增长将低于5%,去年这一比例为8%。预计资产将增长10%以上者,比例则从25%下滑至18%。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受访企业对前景的预期更加“低迷”,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仅次于经济环境的第二大担忧。

    去年流入香港资金 年比下降近八成

    去年流入香港的资金为1210亿港元(约211亿2297万新元),比上一年下降了近80%。

    截至去年底,香港私人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总资产为8万9700亿港元(约1万5650多亿新元),由于市场下滑,比上一年下降了15%。

    在我国开账户者增至73%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更多人选择在两个或是更多司法管辖区开设账户,以分散风险和投资。

    当中,香港的竞争对手新加坡是赢家之一,同时在新加坡开设账户的客户,比例从去年的64%上升到73%。

    公会表示,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一趋势可能令人担忧,但与业界讨论的结果表明,其影响并不显著。许多人指出,关键在于这些资产实际上仍在香港进行管理,在多地开设账户只是分散风险战略的一部分。

    这份报告是基于对公会会员机构及其客户的调查。据公会称,近80%的会员机构(42家会员机构中的33家)以及200多名客户对调查做出了回应。


    後話

    怎可能?怎不可能?







  • 新股靠自己人 外資輸到怕 中東資金成唯一希望?

    港股出路|新股靠自己人 外資輸到怕 中東資金成唯一希望?

    港股今年跌幅再次領先全球,經歷連續幾年跌市,政府於8月底高調公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之餘,不少人均紛紛建言如何改善港股頹勢。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嘉彰便相當直接地指出箇中原因。

    梁嘉彰指外國資金不論歐資或美資,已撤離港股,除了地緣政治因素,更因為他們買了很多香港股票其實都輸錢,另外,最近在香港上市的新股,投資者都是自己的朋友及家人,並非機構投資者買入,實際集資額不高,實際上是「塘水滾塘魚」。

    她認為外資不會不回來,只要內地經濟改善,香港才能從中受惠,又建議香港政府要引入中東資金。

    小編相信不少人會問,引入中東資金,是否就解決「買了很多香港股票其實都輸錢」的問題呢?

    小編:苟豪


    後話

    這是實話實說,也眾人多知的實況。但講要中東資金入港?已講了一段時而真回來?而真的可救市?

    又或繼續講和聽好故事?繼續樂觀到底?





    港大預料第四季港經濟增長6.2%

    港大預料今年第四季香港經濟增長6.2% 失業率將降至2.7%
    撰文:張偉倫
    出版:

    香港大學發表報告指出,隨著旅客人數顯著回升,帶動旅遊業相關的香港服務出口,預料今年第三季香港經濟增長4.7%,又預料受到基數較低,估計第四季經濟增長加快至6.2%。

    港大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亞太經濟合作研究項目的預測指出,第四季香港經濟料將受惠於政府一系列的刺激經濟活動,令訪港旅客上升,旅遊業持續改善,同時帶動本地消費意欲持續升溫。

    港大稱,本港就業市場已回復至疫情前的全民就業水平,預計失業率由今年第三季的2.8%輕微降至第四季的2.7%,將為25年來的新低。

    港大預估,本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為3.8%,較上次的預測數字下調0.8個百分點,主要由於第二季的經濟增長較預期低。

    貨物進出口繼續拖累本地經濟復甦,港大預測,第三季香港的貨物出口將收縮9.7%,但較前兩季的雙位數跌幅有所減緩,今年全年估計貨物出口及貨物進口分別按年跌11.7%及11%。


    後話

    6.2%!有無誇大誇張了?

    馬時亨贈政府真言 |「腹背受敵」?

    幫香港經濟把脈 馬時亨贈政府八字真言 慎防公共財政添壓|專訪

    幫香港經濟把脈 馬時亨贈政府八字真言 慎防公共財政添壓|專訪
    撰文:黃文琪
    出版:

    本港踏入疫後復甦之路,惟表現差強人意,次季GDP按季收縮,僅增1.5%遜預期,各大支柱行業表現均見倒退,當中進出口業每況愈下,而被視為反彈動力的消費及旅遊業亦「死火」。

    富衛集團﹙FWD﹚主席、前財庫局局長馬時亨接受《香港01》專訪,開門見山大談本港經濟前景,慨歎眼前狀況為20年來最差時刻,更擔心經濟問題或催生公共財政壓力,不過,危中有機,他贈八字真言,望政府可盡快解決經濟困局,又引特首所言,港人「有橋」、「識得靈活走位」,香港每次都變得更成功。

    撥開疫情陰霾,盼來中港通關,香港經濟卻停滯不前。標普全球最新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本港7月和8月PMI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枯線,反映私營經濟持續疲弱。

    與此同時,被視為經濟增長動力的消費及旅遊,由於港人北上熱潮,以至訪港旅客數目不如理想,整體增長放緩,再加上投資開支下降和進出口貿易低迷影響,今年次季GDP按年增長1.5%,遠低於市場預期的3.5%。

    港「腹背受敵」  金融業淡靜「好麻煩」

    曾是財金高官,又於商界打拼多年的馬時亨慨歎,香港處於20年來最差時刻,整體經濟疲弱,各行各業面臨困境,他直抒不少人的心聲︰「點解傷呢,﹙因為﹚以前梗有一瓣掂,但今次係幾瓣都衰!內房債個個朋友都有,輸晒;股票又跌,炒樓又跌,個個窮咗,點洗錢?」

    為何香港走進如此困局?他解釋,是因為「腹背受敵」。一邊廂,地緣政治令到外資流入減少,「唔係淨喺我哋,最慘(外資)喺連內地都唔去!」另一邊廂,內地經濟受到內房債務危機等影響,「以前我哋背靠祖國,依家祖國自己都好多問題,無得『背』。」

    結果,作為本港經濟重鎮的金融業大受打擊,處於「捱打」狀態,馬時亨稱:「金融市場淡靜好麻煩,因為金融業本身帶起好多嘢,例如無人上市,銀行、律師行、會計師行都無生意。」

    雖然本港失業率持續下降,最新就業不足人數降至3.89萬人,但馬時亨認為,數據只是反映中下階層有工作,不少消費能力較強的高層打工仔,面臨失業或收入「縮水」危機,從而導致消費力大減,「投行到私人銀行,坦白講風聲鶴唳,嗰嗰都擔心自己份工,有啲行直頭調走,﹙失業率﹚反映唔到!」


    公共財政恐面臨壓力 政府需加快步伐

    經濟疲憊,換來另一隱憂,即庫房縮水。政府最新公布,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4月至8月)赤字達到1,3632億元,而8月底財政儲備減至6,986億元,約莫可維持12個月政府開支,倘遇連年財赤,恐有「乾塘」之虞。

    縱觀過去30年本港的財政狀況,亦出現數次財赤,當中以2000至2003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至沙士時的情況最為慘烈,2002至2003年度年度財政赤字最初預計為700億元(最終修正為617億),財政儲備僅約3,000億元,惟政府開支高企,收入卻下降,「果陣時好驚,理論上再過兩、三年政府就無水!」

    現時政府財政儲備近七千億元,較當時為多,但從收支角度,同樣只能維持大約一年的支出,與2003年相似。馬時亨提醒道,目前情況較2003年更具挑戰性,「港府主要的稅收是企業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及賣地收入,在經濟不好時,各項稅收均會減少,例如多咗人移民,高端打工仔花紅少咗,薪俸稅有壓力,再加上賣唔到地,港股成交額跌,又影響收入。明年財爺就會感受到壓力,到時果份預算案『不簡單』!」

    馬時亨預計,大家眼前關心經濟問題,但到明年則恐面臨公共財政壓力,他直言留給政府的時間不多,「要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你唔可以話『遲少少啦,我哋掂㗎啦』,要快啲有新政策出嚟。」

    籲「因時制宜 大刀闊斧」應對

    對於香港應如何走出困境,馬時亨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他細述2003年經濟成功反彈的往事,望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當年財赤嚴重,個個都窮,我哋頭都痕埋!」馬時亨憶述道,第一步先減公務員人工,「懶理」得罪人; 第二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引「北水」來港,開放自由行,簽署CEPA;第三便是現時街知巷聞的「幻彩詠香江」。三大措施令香港快速走出困局,「當時都唔知成效架,好彩最後搞得掂。」

    只不過,目前與2003年情況不同,許多外圍因素已改變,在「腹背受敵」下,馬時亨預計經濟復甦時間將會很漫長,「今次(經濟)如果能彈起少少都算叻。」他又提出以八字真言——「因時制宜,大刀闊斧」應對,例如港府早前開拓展東盟市場便是因時制宜之舉,「自己水又冇乜,北水又弱,你咪要搵水入嚟!東盟市場發展得好,倘若依賴英美,人哋未必親近你,美國內部環境都喺反華。」

    港商場千篇一律  應創新吸客

    那麼政府近日提出的「夜繽紛」是否屬於「大刀闊斧」,馬時亨指,推動夜市屬於「有做好過冇做」,「商界啲人好叻,有錢賺唔通唔賺咩?佢哋選擇唔開夜市,你話點解?」他笑稱,倘若「夜繽紛」能刺激經濟,股市應會反映其效果,「如果搞夜經濟喺有用,餐飲股、地產股應該會升,但見唔到喎。」

    他又重申,只要是GDP的增長,無需區分是「日經濟」還是「夜經濟」,並笑稱︰「你朝早唔使嗰10蚊,留咗夜晚使都喺10蚊,唔會多咗一嚿出嚟。」不過,他提出推動夜市或可用主題形式舉辦活動,營造氣氛,例如啤酒節、榴蓮節、演唱會。

    對於港人北上熱潮,馬時亨指,無非是深圳價錢平及服務好,因此香港應謀求獨特的吸引力,而且不止局限於政府政策,需延伸至商家。他舉例稱,其女婿日前前往廣州,方知道當地開了大型的室內滑雪場,相反香港商場全部千篇一律,沒有特色。「行親邊間都係咁,無特色,你話行圓方、IFC同PP﹙太古廣場﹚有咩分別?」

    總括而言,馬時亨認為,目前經濟出現太多問題,政府需加快步伐、大刀闊斧制定政策,「如果你仲喺小修小補,冇用!」同坐一船,他冀望在即將到來的施政報告中,政府能出台「神仙招數」,可以點石成金,又引特首所言,港人「有橋」、「識得靈活走位」,香港每次都變得更成功。

    原文網址: 幫香港經濟把脈 馬時亨贈政府八字真言 慎防公共財政添壓|專訪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4719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後話

    這是實情實況而實話實說,也加了些好話。例如金牌句「有危就有機」之類。須知,所謂「機」,也可會是「饑」。需要實務實幹,實事求是吧?

    香港在全球普惠金融指數排名升至第二

    香港在全球普惠金融指數排名升至第二

    2023-10-03 HKT 21:02

    • 一項研究顯示,香港在全球普惠金融指數排名第二,按年上升兩位。(港台圖片)
      一項研究顯示,香港在全球普惠金融指數排名第二,按年上升兩位。(港台圖片)
    美國信安金融集團及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研究顯示,香港在全球普惠金融指數排名第二,按年上升兩位,僅次於新加坡。瑞士排名第三,去年第二的美國下跌至第四。

    新加坡在政府、僱主及金融系統支援方面,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及第三。

    今年研究發現,過去12個月全球金融普惠程度整體提升,其中以拉丁美洲、東南亞及南歐地區升幅最大,西歐及北歐地區則與去年相若。升幅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包括巴西、南韓、泰國及越南。巴西及南韓在「即時交易」指標並列第一,反映兩個市場數碼銀行系統正迅速發展。



    逾50%專業人士計劃離開香港

    逾50%專業人士計劃離開香港 16%想愈快離開愈好

     hket  個人增值10:00 2023/10/02

    儘管港府近年推多項措施以挽留及吸引人才,但Robert Walters Hong Kong 一項調查發現,逾半專業人士仍計劃離開香港,15.6%專業人士希望離開得愈快愈好,36.7%專業人士計劃未來3至5年離開香港。在計劃離港的專業人士當中,51%的年齡介乎27至42歲,38%介乎43至58歲。

    調查顯示,96%計劃離開香港的專業人士當中,有96%已經採取策略行動、為出國工作而做好準備。 最常見的策略是在跨國公司工作,有60%受訪者採取這項策略。另一邊廂,有40%計劃離港的受訪者已經申請了海外的工作,31%已經開始為海外工作而培訓及學習。

    96%已為出國工作做好準備

    Robert Walters Hong Kong董事總經濟John Mullally表示,香港年輕專業人士一向希望在海外工作以取得國際性經驗,但如此大比例的香港專業人士希望離港,這現象值得關注,僱主應採取任何有效行動以留住頂尖人才,包括提供成長與發展的機會,以及有競爭力的補償與福利方案。

    有趣的是,當被問到職業生涯什麼是最重要,31%受詐者選擇「工作保障」而不是薪資和福利 (29%) 作為首要任務。除了工作保障和薪資福利之外,專業人士最關心的是職涯發展、團隊文化以及內部流動性,這對他們的個人和職業成長至關重要。

    John Mullally指出,僱主若要在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留住頂尖人才,就要了解僱員的期望。「移居國外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如果香港專業人士想要獲得國際經驗以促進職業發展或開闊視野,有些僱主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一目標。」

    是次調查訪問了107名香港專業人士,涵蓋不同領域例如會計及金融、工程與開發、金融服務、醫療、人力資源、法務及合規、銷售與行銷、供應鏈、物流與採購、科技與轉型等。


    香港黃金周首日 出境比入境多

    50萬人次vs.12萬人次 香港黃金周首日 出境比入境多

    「十一」黃金周上周五登場,香港官方紀錄顯示,當天約12.3萬人次內地訪客入境,與疫前2018年同期的24.8萬人次相比不足一半,也比今年「五一」黃金周首日的16.6萬人次少了約兩成。明報報導,截至昨日(9月30日)晚上9時,經香港高鐵西九站入境的為4萬8472人次,出境為5萬959人次;香港各口岸出境、入境人次則分別約50.3萬及32.2萬,出境人次遠高於入境人次。

    明報報導,截至9月30日早上8時,香港旅監局興接獲501個內地入境團登記。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認為,今年內地入境團數字與疫前相若,他認為黃金周首日入境人次較低是因大部分人在家過中秋,估計今明兩天將是入境高峰。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今年黃金周業界預計有約12億元(港幣,下同,約合1.53億美元)收益,較去年同期增約兩成。

    報導指出,文體旅局長楊潤雄表示,香港推出「香港夜繽紛」反應很好,加上重新復辦國慶煙花匯演,預料能帶動香港「動起來、活起來」,吸引更多遊客。楊潤雄指出,他初步預計黃金周有700多個旅行團來港,已與相關部門及酒店業等開過兩次統籌會議,商討注意事項及關口安排等。

    明報報導,崔定邦表示,港府推出「香港夜繽紛」活動,讓旅客留港消費增加多一個選擇,相信有助延長旅客停留時間,但實際成效還有待觀察。黃家和則表示,今年中秋節食肆生意表現理想,不少酒樓一個晚上做到多於一輪生意,估計單是中秋正日,業界約有4億元營業額,接近疫前4.2億至4.3億元的營業額水平。他預計「十一」黃金周將可為業界帶來12億元收益。

    「十一」黃金周登場,香港「吸客率」大不如前。 (中新社)

    香港希望「十一」黃金周能帶動內地客遊港潮,進而帶動香港消費潮,但據明報報導,不少黃金周訪港的內地客表示,訪港行程以遊覽景點為主,在港消費僅列為次要項目。來自廣州的汪女士表示,今年黃金周以香港為首站,與家人來港前特意為三天行程準備1萬元,不過第一天只用了2000多元


    後話

    汪女士與家人,即共倆至三人作三天遊,預花共一萬。如此,一天可花約3,300元 而每人站1,100元。現首天只用了2000多元,相信主要花在住宿、交通費而後是飲食上吧。


    香港夜繽紛︱有人氣就會有財氣

    香港夜繽紛︱特首財爺行西環夜市 李家超:有人氣就會有財氣
    星島頭係
     
    更新時間:00:41 2023-09-30
    發佈時間:00:41 2023

    特區府大搞「香港夜繽紛」,重頭戲之一的三大海濱夜市今晚(29日)全部營運,其中位於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的「堅農中秋夜市暨K-Fest海濱音樂會」今日起一連四日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聯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晚上到場視察,吸引大批市民圍觀,二人與市民一同感受節日氣氛。

    李家超表示,希望各區海濱夜市各有特色,主要是市民要開心,有人氣,並指有人氣就會有財氣。

    李家超一行人在夜市逗留約30分鐘,其間李在一個攤檔試茶並購買了一些茶葉。李家超離開時更祝市民「中秋愉快、人月團圓、事事都好」。


    後話

    上文起首句「特區「玫」府」出現錯字。

    至於「有人氣就會有財氣」論,早前在9月14日財爺波叔巳講過「人氣旺,自然就財氣旺」。似乎倆高官都精通「觀氣」學?然而,真的是「有人氣就會有財氣」?怎也好,大家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