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要》及命例(1)

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要(原版足本)附《林庚白家傳》


  • 作者:
    林庚白
  • 出版社:心一堂
  • 出版日期:2018/12/07





內容簡介
民國子平命學經典必讀名著原版足本
大量晚清民國名人名例論斷——《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要》(原版足本)附《林庚白家傳》

《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要》附《林庚白家傳》,【民國】林庚白撰。上下兩卷平裝。據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北京復報社初版修復復刻出版。

「命學宛」(命學社),「用革命的手段,實是求是的精神」、「科哲學式的方法,來研究、整理、和改革發明」命學。「命學宛」(命學社)更以西方「唯物史觀」:「唯物之義,體之於行驗,證之以事類」去改革傳統命理學,是一大創舉及特色,亦可見其雄心。曾出版《命學苑苑刊─新命》(第一集)附《名造評案》《名造類編》、張一蟠《定命錄》等。

民國初年多有嘗以科學方法闡釋傳統命學專著,如閻德潤(醫學教授) 《科學方式命理學》、鄒文耀《子平命術要訣》、彭士勛《哲電命數學》、袁樹珊《新命理探源》等。而本書作者更嘗以西方「唯物史觀」(參《命學苑苑刊─新命》第一集及《述卜筮星相學•林庚白序》) ,可說是命學史上首例。

林氏子平法除論五行外,重命宫、胎元、纳音、奇格,是其特色。提出子平學中六親、女命等看法,因社會變遷,不應泥於傳統。對傳統子平學說多有修正及革新的主張。本書輯錄了一百一十六命例,大多是名人。讀者再與民國初年子平命譜著作: 如《千里命稿》、《袁氏命譜》、《古今名人命鑑》、《民國偉人星命錄》、《定命錄》、《子平玄理》、《命數叢談》、《命學金聲》、《子平實驗錄》、《玄外集》及續三四五集等對讀,比較諸家推斷原理與得失,當對子平八字推斷應用有所會心。

本書於四十年代已絕版。後來重印本只是殘本上卷重排本,缺了下卷,而且文字有錯漏。是次據原書上下二卷初版足本以最新技術清理版面,精印出版。一以作術數資料保存珍藏,一以供同道中人參考研究。
作者簡介

林庚白


林庚白(一八九六 — 一九四一) ,原名學衡,字淩南,又名衆難,號孑樓主人、觀瀑主人。福建閩侯人。自幼聰穎,有神童之稱。十三歲考入京師大學堂預科。十四歲入同盟會。一二年加入「南社」。一七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等。二八年後任外交部顧問、南京市政府參事等。三三年在上海創辦《長風》半月刊。三六年被任命为立法院立法委員。四一年被日軍槍殺於香港尖沙咀。
 
林氏仍近代著名詩人,有「詩怪」之稱,自云:「論古今之詩,當推余第一,杜甫第二」。亦精命理。一五年曾據袁世凱八字推算袁明年必死,後果然。又推算「汪精衛經過了六十便難逃大厄。徐志摩乘飛機遇難」、「阮玲玉紅顏命薄,胡蝶必再嫁」,「藍蘋(江青)三十歲前必數易其夫,三十歲將有三十年大運……六十三歲必有某項沖剋」、孫傳芳入浙、林白水橫死、廖仲愷死於非命,「皆言之確鑿如響斯應」,聲名大噪。「替自己算命,一定活不過五十歲!」,「流年的不利,怕在渝有空襲的危險,所以逃到香港」,「算來算去,要逃到南方才比較安全。」於四一年十二月離開常被日軍空襲的重慶,到香港避難,不料日軍數日後攻佔香港,到香港後十天即死於被日軍槍殺,可謂人算不如天算! (參本書附錄林氏遺孀林北麗《庚白的死》及《《大人》雜誌精選•林庚白知命死於命》等) 。命理方面著有《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要》、《廣人鑑》(未完稿) 、《命學苑苑刊─新命》第一集(合著)》等。
 
林庚白、張一蟠(號駝齋,著《定命錄》等)於一九二七年與程霖生((一八八六— 一九四三),民初上海地皮大王、收藏家,亦好命理、堪輿,曾序談養吾《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實驗》)、洪震修、李飲光、李洪載等於上海成立「命學宛」(命學社)。

後話

若大家喜歡閱讀研究古法八字命理包括命宮、胎元、納音之運用,這本書或可提供參巧價值。
以下節錄了《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要》內的袁世凯的八字命書,也是當時林庚白大師名震江湖之批。觀其批文,甚為精簡。也道出「成之是丑,敗之也丑」的關鍵所在!

袁世凱

己未
癸酉
丁巳
丁未

四歲 壬申
十四 辛未
廿四 庚午
卅四 己巳
四四 戊辰
五四 丁卯

項城八字,淺者但以獨殺貴之,或美其食先殺後,或財稱其拱祿。餘詳加推究,而後之此造。固自有其特殊之點,苟僅取獨殺有制格,或拱祿格,不過一疆帥耳。蓋此造妙處,全在見不見之形。未酉中拱申馬(正財爲馬),巳未中拱午祿,是謂夾拱祿馬,一貴也;未年生人,以丑爲帝闕,八字見巳酉而不見丑,且巳酉會局,邀出丑字,是謂虛邀帝闕。八字見巳酉而不見丑,且巳酉會局,邀出丑字,是謂虛邀帝闕,二貴也。夾拱祿馬,虛邀帝闕,餘所見八字,惟清帝康熙而巳。然康熙八字,甲午、戊辰、戊申、戊午,系夾拱貴祿,虛邀帝闕,且子爲帝闕,在戊申旬內,不落空亡,故能保六十餘年帝業。而項城則丑字旬空,故僅得八十三日稱制。卯酉枯破巳酉會避之勢,則全盤牽動,宜其亡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