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推夜市需三方面配合 市民疫後愛回家難扭轉

香港夜繽紛|曾俊華:推夜市需三方面配合 市民疫後愛回家難扭轉

香港夜繽紛|曾俊華:推夜市需三方面配合 市民疫後愛回家難扭轉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

新冠疫情結束後,本港忽然沒有夜市,政府最快本周中公布重振香港夜經濟計劃「香港夜繽紛」。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出,辦夜市需要三方面配合:適當放鬆政策、調整法律、交由市場運作,亦可效法世界各地的夜市,如德國的慕尼黑啤酒節等。但他指疫情後市民習慣一早回家煲劇,或下班回家照顧老人及寵物等,再非1980年代的香港,相信恢復社會氣氛並不易。

曾俊華強調,商貿及物流業才是本港經濟支柱,「如果諗一個夜市係可以扭轉我哋嘅經濟,咁係錯。因為係做唔到,佢貢獻嘅GDP(本地生產總值)係好細。」

▼中環街市文創市集▼

中環街市文創市集,以售賣飾物手作為主。(夏家朗攝)中環街市文創市集,以售賣飾物手作為主。(夏家朗攝)

辦夜市需「天時地利人和」配合 交由市場自行決定

夜經濟最近受社會各界熱議,曾俊華近日亦在社交媒體上提出己見,大談香港1980年代的夜生活。他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歡迎恢復舊時的夜市,並懷緬當時的熱蔗汁、煨魷魚等地道小食。但他認為成功舉辦夜市並不容易,「我哋懷舊係講緊八十年代,嗰時同𠵱家氣氛係相當唔同。」

曾俊華分析,現今社會再無昔日的社會氣氛,辦夜市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除了適當放鬆政策外,亦須調整相關法律,並交由市場自行決定。

商場搞個夜市,如果早上做得到嘅嘢,點解我要夜晚先走去嗰度呢?如果喺科學園搞個市場,好多人又會嫌遠。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辦夜市需要適當放鬆政策,調整相關法律,並交由市場自行決定。(鄭子峰攝)

無大排檔及小販的夜市欠吸引力

翻查立法會文件,政府今年3月仍無計劃簽發新的流動小販牌照。截至3月31日,本港共有295個流動小販牌照,當中118個牌照持有人獲准售賣炒栗子或煨蕃薯,年齡中位數及平均數,同為約79歲。即該批長者離世後,本港曾幾何時的小販文化亦隨之終結。

曾俊華便表示,現時法例並不容許大排檔及小販存在,相信夜市的吸引力下降。「你講緊啲夜市冇咗大排檔,冇咗小販,可想而知啲夜市會係點樣。咁不如去茶餐廳、去酒樓。」

▼北上港青策劃深圳夜市過百場▼

+4

可效法外地夜經濟 如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除了港府積極推動夜經濟外,其實深圳於9月解禁路邊攤。問到是否需要借鑒內地政策,曾俊華認為,若內地部份政策能有助香港,當然需要效法。他並指,世界各地亦有不少學習對象,例如德國的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今年9月16日至10月3日舉行),吸引不少人到場感受氣氛,品嚐德國啤酒及香腸。

但曾俊華認為,港人生活方式在疫情期間已有改變,例如習慣在家中煲劇,戲院亦不再提供午夜場;加上社會老齡化及少子化,市民下班後回家照顧長者或寵物,故恢復社會氣氛並不容易。

兩公婆夜晚大家一人揸一部iPad,兩個人睇自己想睇嘅戲,點解仲要出街呢?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夜市不能助經濟復蘇 商貿及物流業才是支柱

若辦夜市只是恢復社會氣氛的方式,那麼本港經濟復蘇之路,又應何去何從?曾俊華認為,旅遊業佔本港GDP百份比僅個位數,即使辦夜市帶來的經濟效益能夠翻倍,亦可能只是1%增加至2%,即幫助甚微。

曾俊華強調,商貿及物流業才是本港經濟支柱,佔GDP的大部份,只要錄得輕微升幅,便可創造不少高薪職位。「如果諗一個夜市係可以扭轉我哋嘅經濟,咁係錯。因為係做唔到,佢貢獻嘅GDP係好細。」


後話

果然是前任財爺,是真正的專業人才,也說了實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