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一本通勝看到老:香港的玄學傳承

一本通勝看到老:香港的玄學傳承

2024-02-10 15:4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香港中通社2月10日電 題:一本通勝看到老:香港的玄學傳承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龍年到,踏入香港地鐵,地鐵上紅底黃字的海報不由得吸引了市民遊客的視線:“人人要通勝,龍年要通勝”!


這既是龍年的祝福,亦是龍年通勝書的廣告。新春時期,往往想討個好意頭,而翻翻通勝,便能挑出一個良辰吉日:這本包羅節氣、日期、每日吉凶宜忌和十二生肖運程等內容的書籍,其背後亦是一脈相承的文化與情懷。


民間有“一本通勝看到老”的說法,足可見通勝包羅內容之廣泛。但為什麼“通勝”會叫一個看起來這麼不像書籍的名字呢?


香港易學家、天同派第四代唯一傳人候天同告訴中通社記者,通勝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朝時期,舊稱“皇歷”(黃歷),以皇帝的名義頒佈,民間不得流傳;直至清朝以後,民國開始時,皇帝不再,老百姓才得以一窺通勝。北方多稱通勝為“黃曆”,南方多用“通書”;由於“書”與“輸”同音,為免忌諱,通書流傳至香港後,改稱為“通勝”。


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搬家或外遊,翻翻通勝,挑個好日子,求個吉祥順利。侯天同說,通勝應用了許多玄學理論,如擇日學(又稱諏吉學,民間俗稱“挑日子”)、五行之說等;天文地理,通勝亦都有所包含。


現如今,通勝文化在香港這片多元包容的土壤上,依舊蓬勃生長,也成為很多外籍人士感受“玄學”的一種形式。


“香港玄學的‘根’一定在內地,這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東西。”候天同說,內地曾有段時間不再提倡玄學,因此一些玄學老師傅便落腳在了東南亞。其中,大部分都來到了香港,這也是香港通勝文化流傳發展的原因之一。除了香港,也有人輾轉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等地。


作為玄學文化主要的“接收地”,香港的玄學傳承較其他地方更為完整。侯天同告訴中通社記者,香港人現今所認識、學習的玄學知識,大部分自宋朝就開始流傳興旺。


承玄學的香港,複又將這種文化反哺回內地。“通勝的中心思想,就是假如一件事情開始的時間是好的,那麼以後即使發生不好的事情,也終會變成好的。”侯天同笑指,其實這也與西方的思想不謀而合,二者是相通的,如“好的開始就是成功了一半”。


作為一種香港民間的信仰與習俗,過年前後,香港人尤為看重通勝。現時正臨近龍年春節,亦有不少內地旅客來港時都為家人帶一本通勝,更有人在網上尋找代購。這種一脈相承的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內地與香港,不外如是。(完)


後話

《通勝》包括了不少中國術數基本常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