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 禍兆(1)

「預兆」是玄學中一熱話題,是當事人親身偶遇又或夢中得到的兆象示意將快發生的事,可吉可兇,或因第六靈感,又或天地鬼神示意。古來精術數占卜者,多會起卦問因由吉凶。

今日找到唐代段成式所寫的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卷四內有『禍兆』為題小說,似是真人真事實錄而成,頗有趣味。

原文

《酉陽雜俎》卷四,『禍兆』

楊慎矜兄弟富貴,常不自安。每詰朝禮佛像,默祈冥衛。或一日,像前土榻上聚塵三堆,如冢狀,慎矜惡之,且慮兒戲,命掃去。一夕如初,尋而禍作。


以下白話譯本

楊慎矜兄弟因爲富貴,一直惴惴不安。每天早晨起來就禮拜佛像,默默祈禱佛在冥冥中護衛他們。有一天,佛像前土榻上聚集塵土三堆,像墳的形狀,慎矜感到厭惡,但又想可能是小孩子玩弄的,就讓人掃掉了。過了一夜又恢復原樣了,不久就發生了災禍。






後話


禍兆一不離二
作者並無講上述「禍兆」發生在何年。然而,仍有一傳說:天寶六年(747年),楊慎矜到達溫湯,正在吃飯,忽然看見一個身長丈餘的鬼,穿紅衣戴頭巾,站立在門扇後面,楊慎矜大聲斥責,很長時間沒有消失,用熱湯潑灑後才消失。(不久,楊慎矜下獄而死。)

歷史記載
據網上歷史簡述,楊慎矜是唐朝大臣,乃隋煬帝楊廣的玄孫。曾依附楊國忠、李林甫,誣陷大臣,後因得罪李林甫,被唐玄宗賜死。

隋齊王楊暕曾孫,祖父楊政道曾被東突厥立為隋王,後歸附唐太宗,拜員外散騎侍郎。其父楊崇禮官太府卿,死後葬於少陵原。有兄弟楊慎名跟楊慎餘。

慎矜依附楊國忠,自稱同族宗親,又受李林甫指使,誣告刑部尚書韋堅與節度使皇甫惟明同謀廢帝。權位漸盛,李林甫忌之。

天寶二年(743年),遷任權判御史中丞,充任京畿採訪使,並依舊知任太府出納使。

天寶三年(744年),楊慎矜父親楊隆禮的墳前草木流血,這通常被人視爲不祥之兆。楊慎矜恐懼不安,找到了胡人史敬忠(還俗僧人)。史敬忠向來爲楊慎矜所親信,並且有異族巫術。史敬忠在庭中施法,又讓楊慎矜戴着手銬腳鐐,裸體坐在樹林中,以此消災解難。

明年,慎矜父冢草木皆流血,懼,以問所善胡人史敬忠。敬忠使身桎梏,裸而坐林中厭之。——《新唐書》

天寶五年(746年),楊慎矜遷任戶部侍郎,所任御史中丞和其他使職如故。李林甫見楊慎矜深受皇帝恩寵,心中嫉妒,又知道王鉷與楊慎矜有矛盾,就誘說王鉷構陷他,王鉷於是伺機誣陷楊慎矝。

天寶六年(747年),最終,楊慎矜因為被誣陷。楊慎矜、楊慎餘、楊慎名三人雙雙被賜自盡。楊慎矜不能象自己的父親一樣,為人老道,低調做人,缺乏深謀遠慮,最後不能夠保全引退,慘死在小人手上。

天意?人為?
且不評價主角楊慎矜的朝野上功過和行事合公義否,古代朝庭權力鬥爭互相攻擊是平常態事,及至現今世界也不承多讓,甚至過之無不及。 楊氏仍前朝王帝後人仍任職唐朝為要臣,本應要處事特別審慎,戰戰兢兢,低調為重。楊慎矜兄弟因此而一直惴惴不安。每天早晨起來就禮拜佛像,祈佛保佑得平安,並非無因。

既精誠所至,佛似也網開一面,示以凶兆,但楊慎矜兄弟卻不求真相而輕視之。也許,是因果福德淺薄所至, 罪孽深所蒙蔽。然而,佛示之凶兆,也並非示意他們去消災解難,只是說劫數難逃,故以三墳土堆兆象顯示,早預辦後事吧。

另一則凶兆在天寶六年(747年),楊慎矜在吃飯時,忽見一身長丈餘穿紅衣戴頭巾女鬼。楊慎矜卻大聲斥責,甚至用熱湯潑灑去驅之消失。此怪事件中,楊氏並不驚恐反而怒趕之,這非平常人及君子表現。是女鬼想報仇?又或是示意楊氏血光禍災將至? 

想一切皆有因果,禍福到來豈與之無尤?多行不仁不義,也可遭到不仁不義回報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