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五行大義》五行基本法的寶典

今日介紹一本術數的基本理法古代典籍,隋朝的作品《五行大義》。這是研習術數者,無論是在八字,斗數,風水,占卦,又或擇日法屬必讀的古書。


以下是《五行大義》簡介,资料取自网絡:

《五行大義》,一本出自隋朝蕭吉,闡述五行思想的典籍。是隋以前傳統五行理論的集大成者,和大多數人以爲的不同,這本書打着“五行”的旗號,其實更多討論是科學,而不是玄學。和算命有關的內容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此書也被認爲是研究中國五行思想發展歷程的必讀之物。

本書在唐宋《藝文志》只是有所提及,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引起關注,然而“牆內開花牆外香”傳入日本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幾百年的時間多次被重新制版印刷,對日本的民俗發生了重要影響。

在日本寬政、享和兩朝之際(清嘉慶年間),天瀑山人輯刊《逸存叢書》,將此書收入,並於書末跋,記其藏逸源流,辨其真確僞贗:“書中所論皆陰陽五行之事,不過漢儒餘論。然其文章醇古,非復唐以下所能爲。而其所援,往往有逸亡之書,今不可得見者;且蕭以陰陽算術著稱,見其本傳;則此書之出蕭手,萬無一疑。”

因爲日本人的重視,這本書輾轉又從日本回傳回中國,得以一窺究竟,實在是令人扼腕。

蕭吉,字文休,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通曉陰陽五行方術,歷仕周隋,曾考定古今陰陽書。另有《相地要錄》、《宅經》、《金海》、《葬經》、《太一立成》、《相手板要訣》、《帝王養生方》、《樂譜》,時人多以爲蕭吉得“神道”。

《五行大義》卷首有蕭吉自序一篇,開宗明義,闡述五行的重要性:“夫五行者,蓋造化之根源,人倫之資始。萬品稟其變易,百靈因其感通。本乎陰陽,散乎精像,周天競地,布極幽明。”

表示了自己對陰陽五行學說篤信態度。緊接着扼要地談到了五行理論體系和五行術的要點。最後言及撰寫此書的動因,希望五行學說“皆在茲《義》”,“庶幾使斯道不墜,知其始焉。

《五行大義》的第一卷有3個部分,共8篇。

  • 第一部分“釋名”,爲釋五行名、論干支名兩篇;
  • 第二部分“辨體性”,僅此一篇;
  • 第三部分“論數”,爲起大衍論易動靜數、論五行及生成數、論支幹數、論納音數、論九宮數五篇。此爲入門基礎。

第二卷有10個部分,共14篇。

  • 第四部分,論相生、論生死所、論四時休王3篇;
  • 第五部分“論配支幹”,僅此一篇,
  • 第六部分“論相雜”,爲論五行體雜、論支幹雜、論方位雜3篇;
  • 第七部分“論德”;
  • 第八部分“論合”;
  • 第九部分“論扶抑”;
  • 第十部分“論相剋”;
  • 第十一部分“論刑”;
  • 第十二部分“論害”;
  • 第十三部分“論衝破”,以上均爲一篇。

此部分爲五行相生相剋體系,是學說的主幹。

第三卷自成一部分,即第十四部分“論雜配”,分爲6篇,即論配五色、論配聲音、論配氣味、論配藏府(臟腑)、論配五常、論配五事。表述了五行與各事物的聯繫,是陰陽五行學說的外延。

第四卷計有5個部分,即第十五部分“論律呂”;第十六部分“論七政”;第十七部分“論八卦八風”;第十八部分“論情性”;第十九部分“論治政”,各部分均爲一篇,共5篇。

第五卷計有五個部分。第二十部分“論諸神”;第二十一部分“論五帝”;第二十二部分“論諸官”各爲一篇;第二十三部分“論諸人”分爲兩篇,即論人配五行、論人遊年年立;第二十四部分“論禽蟲”亦分兩篇,即論五靈論三十六禽。也是討論天地、人間一些事物與五行的關係,體現了古人“萬物不離五行”的觀念。

五行學說本是古代思想家致力於宇宙論探索的產物,它試圖說明自然界的多樣性的統一,具備唯物主義傾向;它的相生相剋理論,闡發了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進的辯證思想。


後話

若覺得古書文體難明的,可選擇些近代白話解說版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