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跌110點 連跌4日 今年開局首周跌3%
科技指數於3600點水平反覆,收報3592點,跌幅1.71%。ATMXJ除了美團微升,其餘跌近1%至逾3%。
博彩及醫藥股受壓,內需、汽車股普遍向下。翰森製藥跌近7%,是表現最差藍籌股。
資源股持續有資金流入,新奧能源升近4%,是表現最好藍籌股,三桶油升逾0.2%至約1.7%。電信股亦升,三大中資電信股升1%至近3%。
另外,佐丹奴急挫約24%收市,是跌幅最大股份。
港股今年開局弱勢,恒指本周累計轉跌512點,跌幅3%;科指亦轉跌4.6%。
八十年代在香港從事金融業,也開始中國術數研究和實用。數年後遷至新加坡協助一歐洲國際銀行成立亞太區科技總部。工作上走遍歐亞洲各主要城市,更在數地居往工作頗長歲月。 天心之名始於MSN術數論壇,後在數個中港術數网。2006年於Yahoo 建立[玄玄雜談]blog累積拜訪人次高達27萬。2014年初搬至隨意窩(xuite.net)後全遷到這网。2015年參與歐洲職業網Xing.com的Feng shui group,以英文術數文章交流。2021年中在Linkedin. com上成立了Fengshui Group 古中國術數同道研究組作交流平台。又,於2021年3月始在 MeWe平台上發表。自2022年始也涉及評論亞洲金融和經濟與玄學相關新聞話題。 個人熱愛研究中國術數,閱讀古今書籍,寫作,間以業餘顧問式助人為樂。愛食干炒牛河, 飲靚啤酒, 聽中西古今各類音樂。現也在退休專研傳統術數學了。
施永青直言:「你可以過多半年、一年睇吓,究竟係政府讓步,定係發展商讓步?」他指,以過去一些地皮的要價,都是港府減價才成交,「市場係跌緊,你越拖得耐,跌嘅幅度越大,除非政府好有信心個市好快返嚟,嚟緊好多政策出喇!」
他分析,若發展商不買地,港府財政收入有「缺失」,出現財政赤字,最終促使政府接受現實,包括減價賣地、提出有利樓市的政策,「我自己睇呢,如果無政策出,政府始終都要讓步」。花旗繼早前預計今年樓價再下調10%,今日下降四大發展商之一新世界的評級,從「中性」下調至「沽售」,目標價由13.85元,勁削33.6%至9.2元。報告指,新世界面對整體艱難環境,在樓價預期偏淡下,估計銷售會緩慢,料新世界的現金流仍不足面對樓市銷售弱、償還債務及利息支出,會更進取去槓桿方法,包括潛在股權集資等。
施公食咗個誠實豆沙包?
明報 文章日期:2024年1月5日
高盛發報告指,港銀投資者雖有計算內房貸款所造成的損失,惟則忽略對香港商業房地產(CRE)方面的風險。高盛發現,於利率高企以發香港地產股基本面持續走弱的背景下,港銀對於香港商業房地產的風險敞口,或較想像中為高。高盛續指,港銀香港CRE的撥備水平稍升,或會影響港銀僅會造成輕微減少盈利,而高盛則調低港銀目標價。
高盛指出,該行對港銀於港CRE的風險敞口進行壓力測試,指整體港銀於2022年,於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總值1620億美元,佔港銀貸款總額約75%;高盛亦發現,港銀對其的貸款較為集中,頭十名貸款額最多的地產公司佔港銀總貸款額約七成。
高盛亦發現,香港CRE的槓桿比率,由2018年的33%上升至2022年的53%。加上息口高企及香港地產股基本面走弱的背景下,令其利息覆蓋率(ICR)由2018年的10倍,下跌至2022年的2倍,低於2.5倍的警惕線,其中非房地產信託基金的下跌情况更為嚴峻。
高盛調低港銀目標價,其中以恒生銀行
目標價劈價最恨,由116元削至107元,維持「沽售」評級;高盛亦下調中銀香港(2388),由31.8元削至28.8元,維持「買入」評級;東亞銀行(0023)則由12.4元削至12.1元,維持「中性」評級;大新銀行(2356)由6.7元削至6.4元,維持「中性」評級。至於匯控(0005)及渣打,高盛則分別維持其目標價84元及85元,均維持「買入」評級。
2024-01-05 etnet經濟通
今年是筆者連續第十七年為新一年撰寫樓市忠告:
1. 2023年樓價下跌並非泡沫爆破
近10年香港房地產市場在政府「樓市辣招」之下,其實並不可能存在太多泡沫!當中當然沒有借貸泡沫!在市場情緒上,過分悲情反而令市場出現「負泡沫」!2023年樓價下跌,只是一個在低通脹、高定期息口、悲情充斥的格局下,引起大部分購買力被凍結的異數而已!
2. 資金氾濫其實更趨嚴重
人人浸淫在悲情之中,卻忽略了另一財富實力已漸變得空前強大!這就是現金流日益「爆棚」!最新截至11月的中國M2(流通中貨幣包括流通中數位人民幣,加上機構存款及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創新高!達291.2萬億元人民幣!是美國的兩倍!而香港11月的M3(公眾持有貨幣,加上認可機構存款及可轉讓存款證)也破了新紀錄!逾17萬億港元!定期存款逾9萬億港元!存款與GDP比率超過400%,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現金比率的城市之一!
3. 息口走勢改變大局
人們只留意供樓的按揭息率,但入市買樓有壓力測試及入息比率,供樓上的負擔雖然會因加息也在增加,但不會有結構性的大改變,反而定期存款可凍結市場絕大部分購買力。在2022年初至2023年這兩年時間裏,高存款利息配合低通脹,將市場近4萬億港元資金凍結在存款。增加定存息率雖帶來不錯收益,但隨著有關因素的改變,空前龐大的購買力將做新的決定去改變大局!
4. 通脹回升將推動經濟
2023年初,中國包括香港都面對疫情後可能出現的高通脹,甚至滯脹!結果是我們不單止保持經濟增長(去年第三季GDP按年增長,內地是4.9%,香港是4.1%),更成功將通脹減至低水平(內地-0.5%,香港2.6%)!有人認為是進入通縮(物價下降,經濟不活躍),筆者不同意,因為我們仍能掌握到足夠的經濟增長!我反而認為中央可以透過增大合適通脹至如2%左右去推動經濟!若通脹真的上升,會令定期存款吸引力大幅削減,不少購買力容易回到市場去!
5. 悲情不會長期蹂躪香港人
市場的確經常會被負面情緒影響短期運作,但絕少影響長遠趨勢。2023年的悲情好像摧毀了市場的一切,使人們也跌入了「長遠低迷的錯覺」中,中美兩大國的角力令香港市場除了要面對美國的針對衝擊外,也因中央要調整市場應對,投資者變得兩面受敵!其實所謂悲情並沒有影響市場的結構,因此亦不應該影響市場本來的長遠發展!(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這是對市民大眾的忠告?有趣!
須知市民大眾改投定期高息回報是正常,銀行資金氾濫又與他們有何直接民生關係和負影響?
樓市並非泡沫爆破和悲情不會長期?那麼,作者是在呼籲市民應把資金投入樓市? 無懼這投資風險? 因「有危就有機」?
本港經濟不景氣,拖累通關後的商廈市場仍未見起色,2023年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升至16.4%,涉及樓面面達到1,430萬方呎,同創歷史新高,空置樓面相當於7幢中環國際金融中心2期(IFC2)。
世邦魏理仕周四(4日)發表的《2024年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展望》指出,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各個板塊在2023年呈現各種不同的走勢,投資量錄明顯下降。該行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陳錦平表示,去年商業房地產市場復甦慢於預期,鑑於融資成本創22年來的新高,負收益加深,投資意欲減半,投資量創15年新低。隨着中國經濟走強,香港經濟將在2024年繼續復甦,潛在的減息將改善投資市場動力。預計今年整體房地產需求將溫和增長。
該報告又指,2023年甲級寫字樓租賃活動主要由搬遷和整合需求推動,惟租賃走勢在第四季度回落,總租賃量按季度下降約39%至約754,000方呎,不過,全年成交量達400萬方呎,按年增加約8.7%。
《彭博》報導,香港商業地產全球最貴,但現在寫字樓的空置率也空前高企。李嘉誠旗下中環長江集團中心寫字樓約有25%閒置。而跟長江一街之隔、可飽覽維港海景、興建中的恒地新地標The Henderson僅有三成租出,租金和售價均暴跌。
儘管中港全面解封及通關,兩地社會步向復常,經濟有所復甦,但寫字樓租賃市場的蕭條尤顯突兀。報導引述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估值及諮詢服務部資深董事郭偉恩(Eddie Kwok)指出,樓市面臨挑戰重重,價格跌勢可能會放緩,但很難出現反彈。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4月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近15%,是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逾三倍,更超過美國曼哈頓的12.5%和新加坡的4.6%水平。
《彭博》指出,香港商業樓市不像紐約和雪梨等西方城市的寫字樓,沒有面臨在家辦公盛行而導致需求下滑的問題。反觀香港居所普遍狹小,加上本地鐵路網絡發達,打工仔更願意上班,返寫字樓辦公。報導認為,香港商業樓市疲弱的原因在於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加之中國商業環境惡化、交投放緩,迫使西方企業撤資或減少本地支出。華爾街大行如摩根士丹利(美:MS)及摩根大通(美:JPM)均有裁減亞太區投行員工,當中包括香港員工;德意志銀行、渣打(02888)和法巴或撤出本地寫字樓,或將核心業務搬離香港以節省成本;美國聯邦快遞(FedEx)亞太總部亦由香港移師至新加坡。
隨着國際大行大舉撤資,即使中港全面通關,中資企業亦一時未及「補位」。世邦魏理仕數據顯示,雖有短片平台抖音及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和中石油(00857)等內地巨企進駐香港寫字樓,但僅佔首季新租約的11%,低過2017至2019年間中資租賃的平均15%佔比。期內,中資也僅佔商業地產總交易量的8%,遠低於疫前的19%。
但同時,長實(01113)和恒基兆業(00012)等發展商仍不斷興建摩天大廈。世邦魏理仕估計,未來三年將有至少700萬平方呎的甲級寫字樓樓面推出市面。Eddie Kwok指出,考慮到疫前的每年吸納率僅180萬平方呎,估計新樓面需要數年方能填滿。他表示,隨着跨國企業放慢擴張步伐,內地企業對落戶香港仍持觀望態度,吸納率肯定大打折扣。長實及恒地均沒有回覆《彭博》查詢。
報導又援引一間外國私募股權公司的匿名高層表示,即使香港寫字樓樓價下跌,鑑於前景黯淡和回報低,全球投資者缺乏入市理由,又指隨着許多外籍人士離港,香港面貌經歷變化,很難重新引起人們興趣。Knight Frank LLP全球資本市場主管Neil Brookes更直言,由於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香港將不會有很多西方機構投資者。
難以令人不聯想到「金融中心遺址」的傳言!?又到了何質何量科學數據才可稱是「站得住腳」呢?
氣氛冷清 政府減慢推地冀穩樓市
政府今季(1月至3月)罕有地不推住宅及商業地,發展局亦明言是擔心賣地反應欠佳,令不少人對樓市去向更起疑問。
不推住宅及商業地為2011年恢復賣地後,13年來首次。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解釋,並非對樓市沒信心,...
並非對樓市沒信心?那又是甚麼?可否實體地解說清楚?那麼,問題算是解決了?或根本不存上問題?
對於上述類似回應,例如「並不代表……」,又或「說法站不住……」巳感到麻木吧?
踏入2024年,香港經濟走向何方?新、舊「財爺」日前作出截然不同預測。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稱,2024年預計經濟情況更壞,直指香港的「公共財政狀況令人非常憂慮」,建議要好好調整支出,否則香港遲早要借貸渡日,更呼籲要改善外國人對香港的觀感。而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細數去年的政策,相信播種在今年帶來更顯著收成,呼籲港人同心合力,「大家一年好過一年」。
曾俊華過去擔任香港財政司司長9年7個月,在2017年卸任。他在2023年最後一日在社交網站貼文,分析香港經濟展望。他指,2023年是困難的一年,相信只是困難的開始,在戰爭烽煙未停,中美關係持續緊張,預見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有限,「令原本冇咁有錢嘅一群,生活會過得更苦」。
他預計2024年情況更壞,尤其是經濟方面,直言經過幾年疫情打擊,香港的公共財政狀況令人非常憂慮,強調當局不能夠只是想方法增加收入,因為每個可行的方法會對部份市民帶來莫大的痛苦,提醒港府要控制開支,「唔係香港遲早要借貸度日,呢個係萬萬不可」。
曾俊華點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一定要修好對外關係,「我唔係講外交,因為呢方面係中央嘅責任,而係要改善外國人對香港嘅觀感,重整香港作為貿易物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嘅地位……唔好畀人作為取笑話題嘅『遺址論』變成事實」。
對於港人在節日期間的外遊潮,曾俊華承認「有成百幾兩百萬人離開香港,呢個數字我都覺得幾恐怖」,他認為對本地的門市有很大影響,「會唔會有日,當我重臨一啲經常慣去嘅食肆、店舖嘅時候,先至發現佢哋已經關門大吉呢?」
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在2023年最後一日發表網誌和影片,形容2023年香港踏上全面復常之路,細數過去一年舉辦了「開心香港」、「香港夜繽紛」、「廟街夜繽紛」、體育、文化藝術、貿易以至金融盛事。
他指,去年多個大型國際金融盛事成功在港舉行,吸引眾多國際頂級金融機構的領袖來港,充分顯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港府亦招商引資,擴大「朋友圈」,介紹香港的新優勢。陳茂波稱:「上述這些努力所播下的種子,相信會在明年以及往後的日子,為我們帶來更為顯著的收成」。
綜合網誌和影片,陳茂波僅稱「挑戰愈大、機遇愈大」,未有具體提及今年香港會遇到甚麼挑戰。他指,新一年為新的挑戰做好準備,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靈活應變和開創新局面,呼籲港人同心合力、堅定前行,「大家一年好過一年」。
翻查去年財政預算案,陳茂波預期在2024至25年度,本港實質經濟增長率達3.7%。而香港總商會預測,2024年香港經濟實質增長2.9%。瑞銀在去年11月的預測更悲觀,指2024年香港的經濟增長率約2.5%。陳茂波將於2月28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屆時公佈本港的經濟增長最新預測。
港府早前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諮詢公眾,《光傳媒》對比上一年度的諮詢文件,今年在「未來的挑戰」一欄,新增一點「盡量避免財赤擴大」,又提到要審視經濟在疫後恢復的進度以及政府收入的狀況,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實施其他「開支管控措施」。文件又稱長遠會持續審時度勢,「以確保稅制能適切回應社會的需要」。
新舊財爺對香港的經濟預測,那位較可信?大家早巳心裡有數!?
點新聞 財經 2024.01.03 19:58:43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點新聞報道】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今日(3日)舉辦「2024環球經濟前瞻與香港出口挑戰及機會」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環球經濟展望等議題的看法。
外圍環境不佳 香港就業市場仍穩健
回顧2023年香港經濟表現,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在演講時表示,年初時,大家曾預期香港經濟增長能達到4%至5%,但最終可能是在高於3%的水平,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首先,貨幣政策緊縮是一個重要因素,利率上升得很快,這對股市和樓市的表現產生了影響,進而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和消費。其次,出境旅客的復甦快於入境旅客,這也對經濟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2023年始終整體外圍環境也不是很好,在整體信心方面是比較弱的,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去改善。
不過,蔡永雄提到,儘管整體外圍環境不佳,但香港的就業市場相對穩健,失業率已降至2.9%,這接近「全民就業」的水平。此外,人才措施的推出為香港補充勞動力,多些人來到香港會對整體的經濟發展及經濟信心起到支持作用。他預期2024年全年本港經濟增長3.5%,跑贏去年。
政府推措施「拚經濟」 持續改善競爭力
為了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政府已經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蔡永雄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措施出台,如基建項目或其他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措施,以推動香港經濟發展。他提到,雖然市場面臨一些挑戰,但香港一直在努力提升競爭力。例如,不斷推進互聯互通項目、擴大交易所認可名單、發展綠色金融等。他提到,當經濟好轉時,香港的金融基建亦有所提升。
樓市方面,蔡永雄認為2024年香港樓市格局將是「先低後高」。雖然市場已經連續減息,但尚未對樓市產生明顯影響;上半年樓價可能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下半年則有望逐漸縮減,因為減息和整體經濟表現將對樓市產生支持作用。
旅遊業方面,蔡永雄認為有望進一步改善。他說,2023年訪港旅客為3400萬人次,達到了2018年時的五成左右的水平,如能在簽證措施、航班等方面進行放寬及恢復,相信旅客量能夠進一步提升。他相信,今年訪港旅客將恢復到2018年時的七八成水平。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依然存在
被問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表現,蔡永雄向點新聞記者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依然存在,包括聯通內地和海外市場、資金自由進出等,特區政府亦已經推出許多措施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他還提到,去年IPO及股市成交量表現稍弱,這與整體經濟環境以及息率水平較高有很大關係,未來只要經濟形勢和外圍環境繼續轉好,相信香港各方面的生意或資金情況亦會進一步改善。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
先低後高?會再有跌幾低?會再有升幾高?單看這所謂預測,巳經感是虛空無實據了,連些概略指標也缺。所以,其他方便?已經無心去閱讀。
etnet 岑逸飛 2024-01-04
香港經濟從2023年首季止跌回升,終止在此之前連續4個季度的漫長負增長。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資料,2023年上半年的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約2.2%,優於2022年全年3.5%的大幅萎縮,反映本地經濟已重拾動力。
特區政府對香港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也調整為4%至5%。不過,雖說香港經濟復甦,但不同環節的步調並不一致,例如貨物出口貿易的表現欠佳,幸好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多依靠內部需求和入境旅客。自2023年2月起,香港恢復與內地及海外全面通關,帶動入境旅遊業回暖,訪港遊客在2023上半年錄得1300萬人次。
儘管如此,來年的經濟前景,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有保留。他在2023年11月27日出席香港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表示,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各經濟體的共識是2024年經濟增長速度較2023年更慢,香港亦受到出口數字下跌的因素影響,需要調低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2%。陳茂波說,出口下跌除了因為環球息口高、經濟需求減弱外,亦與區域內的經濟鏈重新布局有關。
若從股市及樓市看香港經濟,則負面因素紛至沓來。2023年的香港,股市跑輸全球,新股集資排名跌至全球第八,跑輸印度、印尼;樓市由2023年的年初小陽春到年中開始掉頭下滑,較歷史高位跌逾21%,令負資產個案再次突破一萬宗;更令人擔心是資金持續流出,銀行體系結餘由高位減少逾4000億,而相關的財政儲備更大跌至只夠政府10個月開支的水平。
值得留意是,香港總商會最近發表年度「商業前景問卷調查」,有42%受訪企業預期2024年生意會較疫情前差,總商會稱調查結果反映企業對明年業務增長謹慎樂觀。經濟若全面復甦,正是李清照描述的:「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若從玄學角度看2024年香港經濟前景,則2024年踏入九運,九運屬離卦。離卦有很多象徵,《易.說卦傳》云:「離,麗也、為雉、為火、為目、為南方、為日、為文明,為思想、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最令人關注的是,離卦可象徵火、甲胄、戈兵等,難免令人想到戰爭。但九運橫跨20年,從2024年到2043年,一卦六爻,20年為240月,平均每爻40月,即3年零4個月,再看離卦,最為兵凶戰危的是九四爻:「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說的是火災突然而來,前火未滅後火又起,熊熊燃燒,死路一條。但屈指一計,發生此事應是在10年之後,所以大家暫時不用過於擔心,反應著眼於九運的開局,那是離卦的初九,橫跨頭3年零4個月。
離卦初九爻曰:「履錯然,敬之,無咎。」傳統的解釋認為,履為履行、行為,錯然為行為小心謹慎的樣子,此言如履薄冰,心存敬畏才能避免於罪咎。又或者解釋為禮儀複雜,告誡行為必須謹慎小心,錯然為錯綜複雜之義。
引用於香港未來3年多的經濟前景,未容樂觀,當局的經濟政策務須小心翼翼,切忌好大喜功,搞太多規劃,尤其是現今的儲備不多,量入為出,平安度過這3年多後,進入六二爻:「黃離,元吉」,好景便來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原文網址: 2024年九運開局看香港經濟前景 | 易經看世界 | etnet經濟通
https://www.etnet.com.hk/mobile/tc/lifestyle/88485?utm_source=mobile&utm_campaign=copy
飛哥論卦! 👍
大概至言,前景不樂觀,而後運更似多災劫!
香港曾有「購物天堂」、「東方之珠」的美譽,但自疫情令旅遊業大受打擊,香港的旅遊與零售業似乎至今尚未復蘇。彭博更以此為題,形容香港在修復購物天堂形象的過程中面臨失敗。
報導指,香港過去幾年的封關導致了高達36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自今年重新開放以來,香港一直在努力恢復其作為全球零售天堂的吸引力。不過,6月份的遊客入境人數比2018年同月減少42%,消費者支出疲軟。撇除2019-2022年的疫情數據後,當月零售額是自2011年以來所有6月份當中的最低水平。
以往,有大量中國遊客湧入香港,搶購奢侈品。2018年,入境旅客總數達6,500萬人次,較上年增加11%,使香港躋身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香港更於該年獲得世上最昂貴零售區的桂冠,因此吸引了許多國際品牌,但這頭銜後來亦已失去。
香港作為購物中心的吸引力正在逐漸減弱,充滿活力的金融業正在裁員,隨著在港的企業轉移到新加坡,香港寫字樓租金價格暴跌。
報導又指,人民幣迅速貶值也讓香港的物價變得更加昂貴,與美元掛鉤的港元兌人民幣匯率正接近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洲智庫Bruegel高級研究員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除非遊客恢復到2019年之前的水平,否則香港的增長將在下半年放緩。
「購物天堂」遺址?「東方之珠」遺址? 又或這些說法得啖笑?又全是站不住的?
標普全球指,香港私營企業於2023年12月出現改善,新業務及出口回復增長,整體營商環境好轉的速度更是4月以來最快,支持就業市場更快增長,但外貿需求依然疲弱,12月份標普全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11月的50.1進一步回升至51.3,連續兩個月高於50的榮盛分界線。
標普全球指,成本壓力紓緩下,企業願意提高庫存水平,即使12月新增訂單有所增加,但香港企業對前景仍然悲觀。
商業活動前景偏向謹慎
在潛在需求改善及客戶興趣提高下,新業務6個月以來首次上升,當中在消費服務業、運輸業、資訊科技行業最為明顯。不過,境外的新業務量與前一個月相若,主要與內地經濟疲弱有關。
標普全球經濟研究部副總監Jingyi Pan表示,12月PMI顯示,香港在去年最後1個月的情況有更大幅度的改善,而需求增加有助私營部門增加產出,促使就業市場更快增長,雖然商業活動前景偏向謹慎,但成本壓力已回落至歷史平均水平,或有助降低未來數個月的銷售壓力,對新業務來說是好兆頭。
悲觀?是正常!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表示,去年全球經濟受高通賬及高利息影響,預期今年全球經濟持續低增長格局,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歐洲經濟未見改善,內地及香港經濟會進一步復甦,估計今年內地經濟增長5%可以達標,香港經濟增長3.5%。
他指出,今年香港經濟增長3.5%,因旅遊業會進一步復常,政府更大投放在基建及企業,或因減息而加大投資,並指出口過去2年負增長,隨着內地經濟復甦及外圍經濟改善,加上低基數,料今年出口有4%至5%增長。
樓市方面,蔡永雄估計今年樓市先低後高,上半年淡靜,下半年樓市因美國開始減息或會復甦。至於政府會否對樓市再減辣。他認為,政府對樓市取消辣招仍有多個考慮因素,包括經濟環境情況,相信政府明白市場對取消辣招的訴求。
利率方面,他指美國利率已見頂,料今年6月開始有序地減息,每季減息0.25厘,並會繼續縮表。
內地方面,他表示,內地房地產已整調2年,再下調空間不大,而且內地已推出多項政策支持樓市,令樓市回穩,但仍有一段時間才會復甦,相信今年房地產對經濟負面壓力會減少。
另外,貿發局研究副總監陳永健表示,歐美聖誕節銷售較預期好,出口商對今年首季出口有期望,但今年出口仍有很多不明朗因素,包括地緣政治,該局料今年香港出口有4%至6%增長。
係咪真架?並非只口旱旱大隻講?無老點?一味高估去谷巿?
香港財庫局長許正宇3日表示,港府此前推出家族辦公室稅務寬免,並計劃年中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簡稱入境計畫)等措施,讓資金流入香港後能有利實體經濟。
入境計畫要求申請者把資金投放於金融資產外,也會投資到創新科技方面,對實體經濟大有幫助。
真的??
不解?投資在那風險高或低沒有全決定權?
香港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创下33年来最低水平,反映当地楼市严重低迷。
彭博社报道,香港去年的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数为5万8023宗,为1991年中原地产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手住宅销量也创28年新低。
报道称,利率上升和北京在疫情期间收紧管控而导致的人口外流,对香港楼市造成了重创。在经济环境黯淡、利率调整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香港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仍将持续低迷。
莱坊(Knight Frank)预计,大众住宅价格将持平或下跌多达5%。
此外,香港房产按揭数量降至逾20年低点,也反映了楼市所面临的挑战。根据经络按揭转介的报告,香港去年全年现楼按揭宗数为7万3906宗,创200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楼花按揭宗数为1581宗,创2005年以来的全年新低。
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说,香港经济未完全复苏,开发商推盘步伐受阻,二手房市场表现疲弱,从而影响了现楼和楼花按揭数。
为了提振楼市,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10月在《施政报告》宣布推出三项楼市“减辣”(放宽部分买卖限制措施)措施,包括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7.5%;另外,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由“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
李家超认为,市场仍需时间适应“减辣”。他说:“整个物业市道的环境是被全球经济、特别是高息的环境影响,这是香港和其他经济体同样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当然,买房是个大决定,大家在查询后,会按香港现在的实质情况决定,是需要一些时间去考虑的。”
今年樓價走勢先升後回,臨近年底更出現倒跌,對於發展商及廣大小業主也充滿挑戰。有樓神之稱的長實(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接受《香港01》專訪,為逆風下的香港樓市把脈,他表示暫時看不見明年樓價會有大幅上揚的動力,料明年樓價波幅介乎5%之內。對於過去數年大行其道的納米樓,目前已隨樓價回落出現大幅貶值,趙國雄建議,購買該類納米樓的收租投資者,若果單位丟空交吉,與其白交管理費,不如虧損20%至30%止蝕離場,套現後用作其他投資或會更適合。
近年樓價持續下滑,對於明年樓價走勢,趙國雄表示暫時看不見樓價有大幅上揚的動力,料明年整體樓價波幅會在5%之內,表現較為穩定,不過開放式戶或一房單位來說會有一定壓力。
而按個別地區來說,他更預計,面積較小的開放式戶或一房戶,明年可能會有樓價10%的調整,至於會否再跌20至30%,以現水平來說機會不大。不過如果是跟一至兩年前作比較,他估計累積跌幅已有大約20%。
過去數年樓價一直攀升,令市民要將價就貨,導致開放式戶型大行其道,不過目前樓市處於逆風階段,樓價跌幅明顯,個別市區納米單位更出現大幅蝕讓情況。對於大幅貶值情況,趙國雄建議二手業主、投資者,「最好當然是出售物業,若找不到租戶,冇理由白交管理費,雖然可能虧了20%至30%,但銀碼都不是太大,或者是套現後用作其他投資會更適合」。
單位面積太細難以出租。趙國雄指出,過去也有跟代理朋友交流,部份單位因面積太小難以出租,因此通常都是丟空狀況,當然有部份投資者有一定負擔能力,可承受單位交吉,但問題是投資角度或是筆錢被鎖死,如果投資者要繼續供樓,即要為一個沒有入息的物業供款。不過他表示,每個人都會採取不同選擇,但他個人較傾向「若這類細單位租不出去,不如便宜、蝕一點賣了,至少有小部份資金回流,可以做其他投資及其他安排」。
政府在今年10月份施政報告為樓市減辣,對市況有正面作用,不過趙國雄認為當局可以再放寬一點,以提供更大誘因。他解釋指,樓市辣招基本上針對投資及投機兩方面,目前投機炒樓已經絕無僅有,投資方面的買家會多一點。
他認為,雖然政府在施政報告為樓市減辣,惟相關措施暫時未算很吸引,因現時買入單位作收租用途,基本上租金回報只有2厘、不超過3厘,惟投資者入市時要繳付高達樓價7.5%的印花稅,即首年收租還要付印花稅。因此他認為就算樓市減辣措施,也沒有鼓勵更多投資者入市,又指自己作為一個有少量物業收租的市民,認為如果樓市辣招放寬一點,預計誘因會更大。
他又認為政府可再進一步放寬樓市辣招。他指出,樓市辣招 早年推出時,屬非常時期推出的非常措施,惟現時樓市處於非常具挑戰性的時期,建議可調整相關辣招措施,以向買家提供多一點入市誘因。
原文網址: 我們的2023|投資納米樓響警號! 長實樓神籲止蝕兩成、套現好過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7391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就算願蝕 30%放出,會有市場購買嗎?
【Now新聞台】發展局指,就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早前接納9宗原址換地申請。
補地價金額方面,其中6宗已選用傳統議價模式,地政總署之前就這6宗申請發出換地基本條款建議書,包括補地價金額,但申請人未有在限期前接受建議書,因此有關申請未能完成。
地政總署將按「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的既定安排,在短期內盡快收回相關土地,政府平整土地後,再透過合適安排,例如公開招標,批出土地作住宅發展。
前景不明朗?風險問題?
背景是:
《星島日報》引述消息報道,地政總署新近以「一口氣」方式批出古洞北及粉嶺北6幅地補地價,每呎樓面補價約2,600元,低於標準金額近三成,以可建總樓面逾520萬方呎計,涉及補地價金額約130億元。
據悉,有關發展商仍在考慮當中,若最終未能達成協議,政府將在今年底死線過後進場收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透露,古洞北及粉嶺北部分土地正在商討補地價,截止日期為下月31日,若最終未能達成協議,政府不會延期,並會進場收地。
業界認為,發展商採納機會很大。 古洞北及粉嶺北過去接獲逾10宗換地申請,符合條件有7宗,除新世界(00017.HK)位於粉嶺馬適路項目接受政府標準補地價外,其餘6幅地皮正在商討補地價,合共可以提供約9,000伙私人住宅單位。
恒地(00012.HK)及長實(01113.HK)於區內各佔3幅及2幅地皮,而泛海(00129.HK)及資本策略(00497.HK)持有古洞北第15區地皮。(jl/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