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高才通計劃成功 本港有一國兩制優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高才通計劃接獲5萬多宗申請,批出4萬7000宗,當中已領取簽證的個案有4萬個,已有3萬人來港,他形容計劃成功。
孫玉菡在本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表示,本港最大吸引力在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有法律、金融及社會制度具吸引力,本港搶人才但不會提供金錢或房屋,但可提供他們來港發揮的機會。對於已到外地生活的香港人,孫玉菡說雖然沒有統計數字,但逐步見到不少人回港,強調香港歡迎自己人,香港是他們的家,有很多機會,如認為香港發展更好,希望他們回港。
孫玉菡表示,本港現時生育率為0.9,屬低水平,當局盡量在托兒等方面幫忙,認為生育對本港至關重要。至於老齡化社會下的就業問題,他說65歲並不老,很年輕,如他們有活力、有經驗,可工作至70多歲,認為當社會長者比例較多,有能力及活力的長者應出來工作或當義工。
另外,孫玉菡說自己選擇擔任問責官員的最大考慮是離開公務員體系。本港目前是由治及興的時代,可以工作的空間變大,與以往會出現立法會拉布的情況已不同。而擔任問責官員有如要自行駕車,要有願景,負起所有責任。他又說擔任政務官多年,思考政策時要清楚方向,又強調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性。
後話
既然是「已有3萬人來港,形容計劃成功」。
是否這3萬人已經「成功」居留香港?為何樓市沒有甚麼改善?再者,這3萬人巳「成功」找到專業技能工作了?
為何不順便提供些數據給公眾呢?
然而,怎樣才可判斷一個計劃的成功呢?假如這些高才在3-6月 或一年後離港到別地發展,又算是成功了或失敗了來定斷?又或不在原計劃之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