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外資紛大舉撤離 股市難自我復元

外資紛大舉撤離 股市難自我復元

信報   習廣思 信筆攻略 2023-08-19

恒指周五再瀉375點,收報17950點,以收市價計,創年內新低【圖1】,自今年1月27日高位回落21%,再度進入所謂的「技術熊市」,形勢頗為危急,連防守性較強的公用股周五也挫1.7%,可見投資者減持之心切。

近期公司業績公布後,遜預期固然捱沽,就算是勝預期或是前景展望理想,股價一樣照跌,阿里巴巴(09988)及騰訊(00700)便是例子。這種狀況下,股市很難自我復元,不是估值便宜就會有資金回流,必須是宏觀因素有巨大逆轉,例如美國貨幣政策大變或是中國振興經濟措施有驚人之舉,否則,只會陷入超賣反彈後再滑落的漩渦。

美息與內地政策主宰資金流

中港股市的投資環境仍處非常脆弱階段,內有經濟放緩,樓市疲弱,房企財困日益加深,官方雖然頻頻出招,成效仍未彰顯;外則見美長債息率持續攀升,美元走強,這些因素均令國際投資者卻步。

人民銀行每月公布的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金額是外資對中資股興趣的晴雨表。以該數字12個月滾動總額作為資本流向指數標,以平滑其波動性,若向前推一季度,則與MSCI中國指數的走勢頗為吻合【圖2】,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不純是A股,也包括了本港上市的不少中資重磅股,該資金流向指標,實在反映外資對中港股市的看法。

該數字過往主要受美國貨幣政策影響,例如美國開始加息外資便會撤出,減息周期來臨,便會回流。不過,近年也有一些新因素影響到外資的投資取向,包括中美關係、本土政策如平台企業反壟斷及取締學科類校外培訓等,均令相關企業業務受到打擊,引發外資紛沽貨撤離,當中還有疫情期間的動態清零防控政策,也十分趕客。

外資股票投資的12個月滾動總額於2021年5月見頂,便一直拾級而下,及至去年底因取消清零政策,外資才重臨,但去到今年第二季又再度回落,原因可能是見經濟復甦力度不如預期。

未來外資的流向,主要還是睇兩方面:一是美國的貨幣政策去向,二是內地的經濟刺激措施能否見成效,可是,這兩方面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外資繼續淨流出似乎無可避免。

中證監活躍市場措施未到肉

日前李強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全體會議時提出,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對做好下一步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如何再部署,再推進,相信各部委領導開完這次全體會議後,應會盡快推出新方案,大家可拭目以待。

中證監周五則率先公布多項措施以活躍資本市場,包括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下降證券公司佣金費率,合理把握IPO及再融資節奏,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這可能意味會減少市場的集資金額,減少新股供應),引導和支持銀行理財資金積極入市,及研究有利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可是,這些措施還是未到肉,一時間未必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人行周五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為7.2006,較市場預期的強1041點子,這是彭博自2018年推出市場預期調查以來最強的偏離,反映人行希望能把滙價逐步引導至7.2或更強的水平。離岸人民幣早市見過7.2825,其後逐步回落,周五晚回到7.3061。在人行不斷出招下,人民幣短期跌勢或可控,但關鍵還是美債息走向。

納指高位回調20%不出奇

美國10年期國價孳息率近兩日在4.3厘之上均遇阻力,周五回吐至4.266厘,長息連升5周,甚具韌力。美債息上揚,對納指100的衝擊頗大,周五晚納指期貨在現貨市場未開市前再跌近1%,指數很大機會連挫3周,重磅股如蘋果、特斯拉及微軟等均跌穿了短期支持位,截至周四,納指自7月18日的高位跌了7.1%【圖3】,調整幅度是3月以來的升浪所未見,美科技股估值頗貴,主要靠流動性推動上升,當市場預期衰退風險下降,流動性即轉向。短期就算有反彈,但調整格局已成,自高位調整20%甚至更多也不出奇。

美國的流動性緊縮是大勢,聯儲局繼續縮表,同時,財政部恢復大幅發債,本季度發債額達萬億美元,上半年因債務上限未解決,發債遠低於正常水平,今年餘下時間要加快發債步伐,還有銀行亦收緊了信貸,整體流動性偏緊,債息自然上升,股市回落。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