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嚴禁
陰陽五行文化興衰,歷來與社會政治的發展變化有着密切的關係。統治者害怕天下士庶借術數來關心國事變更、預測形式、煽動人心,從而對統治構成威脅。
最被嚴厲禁止的是天學,即星占學。因星佔所預測的內容,爲軍國大事,王朝興亡,戰爭勝負,對統治階級來說相當敏感。從秦朝到明朝,天學是一門被嚴厲禁錮的學問。可以查見七次【禁天學】的史料,對於民間私藏、私學天學書籍者,譴戌(流放)、黥面(臉上刺字並塗墨之刑)流海島、海南充軍,死、造曆書者殊死。
祿命法屬於陰陽五行術數,主要預測個人的窮通禍福,日常吉凶宜忌,平民大衆化,無關軍國大政,一般沒有風險。但窮通禍福,吉凶宜忌,百姓固有,王侯將相、娘娘嬪妃、達官貴人也有。如果誰將陰陽術數帶上政治色彩,或作爲政治活動的工具,就與私學天文學一樣要遭到嚴懲。
據《中國禁書大全》的統計,從公元三世紀至十世紀中葉約750年間,讖緯十次被禁,天文書籍六度被錮,陰陽術數類圖書三遭厄運,佛經道書兩逢解難,老莊與兵書也各有一次險惡經歷。
如此看來,北宋初年宋太宗禁祿命,已經是祿命文化遭受到的第四次打擊了。宋太宗禁祿命的力度是相當大的,《禁天文相術六壬遁甲及陰陽書詔》中明確,不得私學或藏匿命理學的書籍,違反者將受到“送官”(關押)“發配”、“悉斬”等重刑處置。
戰亂和改朝換代
中國歷史上戰亂不斷,尤其是元滅宋,清滅明的戰亂,對中國文化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祿命文化當然也不能倖免。如之前介紹過的南宋年代的《五行精紀》因元滅宋的戰亂而流失至韓國(國內館藏僅餘存殘本,清華大學歷史系劉國忠教授於公元2003年~2004年於韓國延世大學交流訪問時,發現相對完整的《五行精紀》古刻本,帶回中國。據劉國忠先生研究,《五行精紀》這本重要典籍,“在明代似乎還保存很完整,沒有什麼殘缺”,但是在清代以後,《五行精紀》“都是一些抄本,而且卷數已有所缺失。”目前國家圖書館所藏的《五行精紀》也只是抄本,而且“從文獻價值來看”,這兩種抄本“並非原本”,而且“在抄寫過程中”由於或有“惡意刪減的原因”,也“存在大量的脫漏和訛誤現象”,“未免令人遺憾。”)
《五行精紀》所引用當時的命理學著作多達五十二種之多,但目前存留的僅有《珞琭子賦》《三命指迷賦》等少數幾種,其他均已遺失。
“新桃換舊符”是朝代更替的必做之事。除了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的變更,思想文化領域的變更更是重中之重,摒棄舊朝文化,樹立新潮文化,祿命文化當然也會受到波及。只是波及程度大小不同而已。如之前已經介紹過的,唐代的呂才取代隋代的蕭吉,是蕭吉被全盤否定,他的《五行大義》被迫流失到海外(公元七世紀原書流傳至日本,清末嘉慶時期由日本尋回,流失近千年。)
有【話語權】的人所致
這裏指的是歷代在祿命文化領域有話語權的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造成了祿命文化斷代的現象。
梁湘潤老師特別注意並研究了《三命通會》的編撰者萬育吾。《三命通會》的出版,使子平法得以確立,至今已近500年。《三命通會》對祿命文化的傳承功不可沒,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動。但【子平法】目前陷入了瓶頸,除了【後子平法】代表人物的原因,也有萬育吾個人的原因。簡而言之,《三命通會》標誌着祿命法用【河圖五行】完全取代【納音五行】,但《三命通會》卻沒有介紹這個轉變過程,對【納音五行】年代是怎樣論命的,有些什麼樣的著作等等,更是幾乎沒有留下一點線索,以至後人遇到問題時,不知道問題的源頭在哪裏。
萬育吾,本名萬民英,原籍江夏,後祖父遷居易州,生於1523年,明嘉靖庚戌年(1550年)28歲中進士,歷任福建布政司等,享年八旬。他編撰《三命通會》,將明萬曆年間的名家之作,做一次彙集於1578年(萬曆六年)出版。(比對《五行精紀》和三命通會內容,可發現萬民英多處大段摘抄《五行精紀》)
梁湘潤老師發現,納音五行轉變爲河圖五行,其過程經歷約400年,轉變過程皆詳錄在《子平總論》中,但該書被萬育吾刪去不用。原因是萬育吾的史觀:三代禮樂,不相沿襲;君子之澤,七世而斬。萬育吾將【子平法】定位在明正德年後-----【支藏天干】形成後。將之前的【祿命法】斬斷源流。其方式:
- 一是刪除;
- 二是不列出所引用資料的書名、年代;
- 三是迴避疑難問題,如到底是陽死陰生還是陰死陽生;水土同生旺還是火土同生旺等等。
梁湘潤老師分析,萬育吾這樣做,由萬育吾和他的團隊處理疑難問題的方式所決定,而採取這種【方式】的原因只有三種可能:
- 第一種原因是:他們確實不懂。
- 第二種原因是:他們懂,只是官場文人比較務實,不願意復古,故意刪除。
- 第三種原因是:雖然有答案,但有三種以上的不同立場,無法取捨,乾脆全部刪除。
梁湘潤老師判斷萬育吾這樣做的原始動機:弘揚祿命?汰陳布新?三週期使命感?應該還是相當正面的,他這樣判斷是並非空穴來風,因爲萬育吾不是不懂納音五行論命,萬育吾曾經編撰過納音五行論命的典籍之一《蘭臺妙選》,但他最後還是毅然捨棄納音五行,原因只可能是第二、第三種。梁湘潤老師認爲:[萬育吾極度重視明代子平,割截與南宋的立場]-----這就是他【不願復古】、【汰陳布新】了,這就是歷史的選擇。
萬育吾這樣做的客觀效果是:導致了歲運、流年層次的平民妻財子祿完全散失在廣大民俗論命文化之中,讓後學之人認爲“《三命通會》即是徐子平的代表作,《三命通會》介紹的子平法,可以代表祿命法”,這樣的看法至今仍在業界和愛好者羣體中有着巨大的影響。
後話
梁湘潤大師的分析,理據及至論說十分精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