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葬入塔多 72歲老師傅快無墳可修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隨著禁葬與遷葬入塔政策推行,造墓業淪為夕陽產業。現年七十二歲黃振益,十七歲起投入造墓、風水行業至今已逾五十年,從年輕時必須趕場做工,到近年來幾乎沒有造墓、修墓的委託案,改以撿骨、風水為主,他豁達說:「還好孩子都長大了,免煩惱。」
黃振益十七歲時,從嘉義到台南小西腳拜師學習「做風水(指墳墓)」,從小工做起,當時墓園運輸不方便,必須靠人力擔磚、挑水泥和水,走幾趟肩膀就痠痛不已。黃振益說,學徒的吃住全由師傅負責,師傅很嚴厲,做不好會被師傅用丈量的尺狠打,每天一早到墓地工作,下午五點才收工,中午就睡在墓地,且必須頂著大太陽工作,做沒幾個月,他就受不了跑回家,在父親勸說下,才又回去找師傅。
讓亡者安息 造墳逾50年
黃振益說,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一年期間,平均一個月工作有二、三場,「趕埋不趕作」,採新埋葬者為優先,讓亡者可以安息,當時委託造墓的案主家屬必須排隊,墓的尺寸、造型不同,中型墓約五天可以完成,大的曾做過三百多坪的墓,是在米街經商的望族,還得動員多名師傅合力完成。
黃振益表示,同樣是泥水匠師傅,早期做「厝場」和「山場」的工資相差一倍以上,厝場是指蓋房子(販厝),一天工資八十元,山場為造墓,日薪則是二百元。
墓塚形式多樣,黃振益說,難度較高的是墓桌和弧形墓肩要做得美,家屬滿意,自己心情也好。進出墓地造墳有禁忌?黃振益說:「心正就好,沒有禁忌。」他未曾遇見靈異事件。
近年來各地公墓陸續公告遷葬,不只沒有造新墳的案子,連修墳的也很少。他淡淡地說:「做一天算一天,沒做就算了」。
受到遷葬影響的還有為墳墓除草的六十一歲李金珠,從小就跟著媽媽在墓地穿梭,從人工除草到使用除草機。她說,這是體力活,很多人不願做,自己年紀也大了,就做到做不動為止。
後話
很好的實事文章。陰宅風水也漸沒落式微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