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香港加息0.125厘!供樓+利息+壓力測試轉變例子

樓市走勢2023|香港加息0.125厘!供樓+利息+壓力測試轉變例子

樓市走勢2023, 加息, 美國聯儲局, 匯豐銀行, 供樓, 按揭, 利息, 最優惠利率, 香港樓市, 壓力測試, 上車, 利息支出,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樓市走勢2023|美國聯儲局加息0.25厘,港銀匯豐跟加0.125厘,業界指,香港加息周期或已至尾聲。一文睇清利率變化下的按揭、供樓資出及壓力測試變化。

樓市走勢2023|美國聯儲局剛宣佈加息0.25厘,本港匯豐銀行則宣跟加最優惠利率(P)0.125厘,現時利息水平為5.75%。美國方面暗示加息步伐或將暫停,業界亦預料息口見頂,有關因素對香港樓市影響甚微;但對供樓人士而言,利息支出仍有上升。一文睇清按揭相關資料、壓力測試及供樓支出變化,以及各大代理行對樓市走勢的看法。

樓市走勢2023|美國加息0.25厘

美國聯儲局剛公佈最新議息結果,將息率上週0.25厘,聯邦基金利率加至5至5.25厘,加息幅度符合市場預期,也是為今次加息周期的第10次加息。是次議息聲明刪去有關暗示進一步加息的措辭,意味聯儲局加息周期即將完結;但年內減息機會仍微。

匯豐帶頭加息0.125厘

本港方面,本港龍頭銀行匯豐0005.HK) 率先宣佈加息0.125厘,最優惠利率(P)現時為5.75厘,加幅少於美息,料其他銀行將陸續跟隨,市場按揭息率調整至約3.5%水平。業界人士指出,由於銀行體系結餘減少,1個月港元拆息在近日回升,P亦有上調的需要。惟美國加息週期料結束,港息亦大機會見頂。

已宣佈加息的香港銀行

  • 匯豐銀行:最優惠利率加0.125厘,至5.75厘,5月5日(星期五)起生效
  • 中銀香港:最優惠利率加0.125厘,至5.75厘,5月8日(星期一)起生效
  • 渣打香港:最優惠貸款利率加0.125厘,由年息5.875厘調升至6厘,5月8日(星期一)起生效

業界回應|利嘉閣按揭:美息料已見頂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預計,美國利率已經見頂,但第3季調頭減息的機會不大,至於香港銀行是次跟隨加P,也屬預期之內,原因是近日銀行體系總結餘早前已跌穿500億港元,同時1個月拆息由4月中下旬起已經重上3厘以上,近日更進一步升至3.5厘以上,資金成本升都令到銀行有加P的壓力。

不同息率下的供款壓力變化

以貸款額500萬元及還款期30年為例,每月供款比加息前增加不到350元:

加息前現時水平假設再加息
0.125厘
H按實際息率3.375%3.5%3.625%
月供$22,105$22,452$22,803
差幅--+$347/
+1.57%
+$351/
+1.56%
壓力測試下
家庭入息
$46,664$47,316$47,971
全期利息支出296萬元308萬元321萬元

加幅0.125厘影響屬溫和

黃詠欣解釋,本地銀行於第二季仍積極搶佔按揭市場,年初中小型銀行帶頭下調按息後,大型銀行於3月亦把二手物業的實際按息下調至3.375厘,與一手新盤看齊。即使現時加息0.125厘至3.5厘,但實際按息仍較早前部分銀行達3.625厘,低了0.125厘,對供樓人士的影響算是溫和。加上大中小型銀行皆於第2季先後上調按揭現金回贈至歷史新高水平吸客,有助進一步減淡加息的影響。預計可令早前憂慮加息影響的準買家,加快入市決定,有利樓市平穩向好。

可利用高現金回贈抵銷利息支出

至於供樓中的人士,黃詠欣則建議可把握現時高現金回贈的優惠,善用轉按賺現金回贈,以上述例子來說,500萬貸款為例,轉按後可亨逾12.5萬元的現金回贈,扣除律師費等開支約1萬元,同樣有助抵銷部分供款利息開支,變相以更低息供樓。

星之谷按揭:加息符合預期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表示,由於港銀已經連續兩次沒有上調按息,H按之供樓實際息率遠高於封頂息率,銀行有息差壓力,因此一如預料,港銀跟隨美國聯儲局加息上調最優惠利率。不過,加息周期已近尾聲,預料是次是港銀最後一次加息,按息於約3.5厘見頂,相比加息周期開始時的1.5厘總共升了兩厘。

減息言之尚早

不過,莊錦輝亦指出,是次美國加息周期已近尾聲,預料港銀按息經已見頂,但減息則言之過早,本港按息仍會處於3.5厘水平。

H按及P按均受影響

由於H按已達封頂息多時,故無論H按還是P按的貸款人都受影響。與是次加息之前比較,以還款期30年計,500萬元貸款額,每月還款額將增加約350元。假設以1,000萬元貸款額,每月還款額將增加約700元,升幅達約1.6%。

貸款額1,000萬元的每月供款變化

以貸款額1,000萬元、還款期30年為例:

P按
(P-2.25%)
H按
(封頂息為P-2.25%)
加P前實際按息3.375%3.375%(H+1.3%)
加P後實際按息3.5%
加P後每月供款$44,904
每月供款增加$695 (+1.57%)

中原按揭王美鳳:港息或有上調壓力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基於美國加息周期料已見頂,本港最優惠利率P的加息周期很大機會已接近完結。至於銀行同業拆息,由於是次港息跟隨美息周期上升步伐較緩慢,現時港元拆息仍明顯低於美息超過1厘,不排除在息率正常化過程下仍會追回升幅;若拆息稍後明顯上升至逾4厘拉近與美息差幅,不排除本港按息仍有上調壓力。

每100萬貸款額月供增加約70元

對市場影響方面,王美鳳指出,是次本港加息周期較歷年溫和,美息累計加幅達5厘而港P累計加幅僅0.75厘,以往當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現時5厘至5.25厘,本港最優惠利率P已升至8厘水平,而現時最優惠利率P仍處5.75%水平;是次P上調0.125%對於供樓人士的供樓負擔影響亦輕微,每100萬月供增加約$70。

料對樓市未會構成實質影響

她續稱,基於加息幅度溫和,市場普遍預期息率已近見頂,加上近月銀行下調新造按息及提高現金回贈亦有助抵銷息率上升之影響,預期是次加息對樓市不會構成實質影響。今年樓市受惠多個利好因素已轉活,市場信心及氣氛亦已恢復,市場已預期今年加息見頂並已撇取息率疑慮因素。

美聯布少明:料本月交投進一步上升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本港大型銀行今次僅加息0.125厘,升幅溫和。隨著市場預期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加上多個新盤銷售進入大直路,新盤市場百花齊放下,預期5月份一手成交量有望達2,000宗以上水平,屆時將按月升近1倍;二手方面,4月最後一周35屋苑交投反彈,並創3星期新高。預期受惠息口明朗化,二手交投將回升至4,000宗水平,樓價亦會進一步攀升。

港置馬泰陽:加息對樓市影響有限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市場預期美國息率已見頂,而且今次加息最優惠利率調升幅度較美國聯儲局少,相信是次加息對香港短期樓市影響不大。除息率外,亦有其他因素影響香港樓市;今年初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及2月下旬調低印花稅,均利好香港樓市。

一、二手交投均樂觀

馬泰陽指,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今年首4個月新盤銷售錄4,477宗,較去年同期的1,996宗增加約1.24倍。今年發展商推盤步伐加快,相信全年一手交投有望達15,000宗水平。至於二手交投方面,今年首4個月錄16,271宗二手住宅註冊,較去年同期的12,586宗增加約29.3%,創5年同期次高。

值得留意,當中1,000萬元或以下二手住宅錄14,013宗註冊,較去年同期的10,315宗增加約35.9%,表現跑贏大市。至於全年,二手住宅註冊量有望達45,000宗,較去年的36,974宗增加逾2成。


後話

地產佬一般上的反應是所可預料到的「無事,樓照可買照可供」。但建築商和大企有超額借貸的,便非如此輕鬆了。加息可有金融連鎖效應,拭目以待觀之。

跟進美國升1碼 香港上調基準利率至5.5%

跟進美國升1碼 香港上調基準利率至5.5%

因應美國於美國時間3日調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25個基本點,把聯邦基金指標利率調高至5%至5.25%區間。香港金管局4日跟隨美國升息步伐,把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本點,至5.5%,即時生效。

香港信報報導,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這次美國升息符合市場預期,美息走勢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升息對經濟及通膨有滯後效果,要時間顯現。另一個不明朗因素是美國地區銀行出現問題,當地信貸收緊,對通膨及經濟增長有影響。

余偉文指出,美國升息使港美利差擴大,市場有誘因進行套利交易,使資金慢慢從港幣流到美元,港幣近期已多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局方按機制買港幣,使銀行體系結餘下降,資金流出,港幣拆息上升追近美息,減低套利誘因,都是在聯匯機制設計及預期之內。余偉文認為,市場對聯匯運作有充足的理解和經驗,也對聯匯制度繼續充滿信心,強調香港資金仍充裕,不用擔心。


後話

當然說充滿信心和不用擔心。難度說信心動遙,令人憂心?不過,香港有謂是世界的聚寶盆,故何懼之有?


目前毋須調整樓市辣招?

何永賢:目前毋須調整樓市辣招

信報   昨日 

Image description

立法會恢復進行《2023年撥款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考慮樓價變化速度和幅度、住宅單位成交量和供應量、經濟情況、以及整體市場氣氛等因素,當局認為目前毋須調整樓市辣招,會繼續密切留意市況,適時採取合適措施回應市場變化。

何永賢表示,就公營房屋方面,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未來10年需求,房委會將在政府造地的同時,平衡進行前期籌建工作,期望可加快展開工程,此外,當局已不斷檢視「簡約公屋」設計,造價較最初估算省近10億元,日後將做好推展和宣傳工作。

她又提到,截至上月底已有7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投入服務,預計未來2年再有1.4萬個單位落成,連同劏房租務管制的工作,相信未來劏房需求將大幅減少。


後話

以下是樓市眾和地產佬的呼籲和夢想似是破滅了。

不減辣會否是因而稅收益減退問題?但樓市交易量和額低落,稅收益也無增加。或聖旨未到?










金管局今晨承接47億港元沽盤 香港銀行今日會否加P息?

【港元滙價】金管局今晨承接47億港元沽盤 香港銀行今日會否加P息?

 股市05:54 2023/05/04


港元滙價再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今晨公布,根據聯滙機制,承接46.71億港元沽盤,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將於5月5日跌至445.27億港元。

美國今晨再一次加息0.25厘,到5至5.25厘水平,惟市場已預期美國加息近尾聲,香港投資者留意香港銀行會否加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簡稱P息)。

美國本輪加息周期自2022年5月12日凌晨起,金管局已49度接錢,累計接錢2936.25億港元。

次數港元沽盤金額
(億港元)
接錢時間日期
2023年
4946.71紐約交易時段4/5
4869.16紐約交易時段19/4
479.03紐約交易時段15/4
4690.51紐約交易時段13/4
4538.07紐約交易時段11/4
4471.04紐約交易時段4/4
43148.68紐約交易時段15/2
4242.23紐約交易時段14/2


余偉文:資金流出港元體系不一定代表撤離香港

信報  昨日 18:22

Image description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匯思》撰文稱,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多年來資金流進流出是尋常事。宏觀一點地看,自2008年起,環球主要央行為應對環球金融風暴和疫情採取量化寬鬆措施,期間淨流入港元體系的資金達1萬億元,因此,隨着美國加息,全球流動性收緊,資金淨流出港元體系亦屬正常。

他指出,市場保持運作暢順,金管局通過日常的市場監察工作,並未發現有異常的活動。整體而言,市場對運作有充足的理解和經驗,並且繼續對聯滙制度充滿信心。

他表示,事實上,資金流出港元體系兌換成其他幣種(如美元),仍可能留在香港金融體系。其中一個比較代表性的數據是香港銀行體系的整體存款水平,自去年起,弱方兌換保證多次觸發,銀行體系總結餘由去年4月底3376億元降至最近今年4月底490億元左右,為2008年11月以來最低的水平。同時期,香港銀行體系存款總額保持平穩,整體存款自去年4月底至今年3月底增長了約1.4%,說明資金流出港元體系並不一定代表資金撤離香港。

余偉文稱,根據聯滙制度,政策目標是「保持港元滙價穩定」,而非針對港元利率。香港屬高度外向及開放型經濟體系,不設外滙管制,因此維持滙率穩定非常重要。金管局透過自動利率調節機制及履行兌換保證的承諾來維持港元滙率的穩定。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入或流出會令利率出現調整。金管局設有一系列流動資金安排,讓銀行在有需要時可透過安排取得港元短期流動資金,有助減少市場利率因爲流動性緊張而過度波動。

他表示,在聯滙制度下,港元拆息會趨近美息。隨着美國持續加息,港元拆息亦已逐步上升。企業和市民應該對銀行借貸利率的波動有所準備,並在作出置業、按揭或其他借貸決定時,小心考慮及管理好利率風險。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情況,維持貨幣及金融穩定。


後話

頻密了變成常態,算是平常?隨著頻密加息便成問題,也風險所在。

仍是那句「資金流出港元體系不一定代表撤離香港」?但也不一定全部留在香港?何不說,無事無事!舞照跳,馬照跑,股照炒……?

若以玄學「東升西降」論,美元加息便應是港元減息嗎?只說笑吧!?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140 低於新加坡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無國界記者公布香港排140 較去年微升惟低於新加坡

在 2022 年 1 月 15 日,一批在英港人於倫敦遊行示威,要求「還我新聞自由」。(資料圖片)(Photo by May James/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Yahoo 新聞報道】今日(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 2023 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由去年第 148 位微升至第 140 位,惟仍低於排第 129 的新加坡。至於中國則排「尾二」第 179 位,僅高於「包尾」的北韓。RSF 指出,香港曾經是新聞自由的堡壘,但自從 2020 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自由意見遭到噤聲,令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重挫。

RSF 公布了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香港排名由 148 微升至 140,指數是 44.86,但仍低於排第 129 的新加坡和第139 的哥倫比亞。近年香港排名接連下跌,2013 年排 58、2019 年排 73,2020 年 2021 年都排 80。2022 年急跌 68 位至 148 位。

RSF 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機制共分為 5 級,指數 85 至 100 分表示新聞自由狀況為「好」(good)、70 至 85 分為「滿意」(satisfactory)、55 至 70 分為「有問題」(problematic)、 40 至 55 分為「困難」(difficult)、0 至 40 分為「非常嚴重」(very serious)。

RSF 指出,曾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過去傳媒生態充滿活力,但自從 1997 年主權移交中國後,多數媒體都由政府或親中團體操控。在 2021 年,《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被迫停運,另有逾 5 間媒體考慮到風險後選擇停運,同時有媒體在海外成立。

RSF 又形容,香港政府直接執行北京的命令,公開支持和實施其政治審查和宣傳的企圖。RSF 特別點名指出,本以無畏無懼的調查報道聞名的香港電台,被置於親政府的管理架構後,便毫不猶豫地審查當局不喜歡的節目。

至於中國的排名則由 175 位跌至 179 位,成為「尾二」,僅僅高過「包尾」的北韓。另外,緬甸排第 173 位,俄羅斯排 164 位。反觀新聞自由狀況較樂觀的國家,挪威排第 1 位,愛爾蘭第 2 位,丹麥第 3 位。


後話

正常?抗議? 不在乎?

再少33萬人交稅 經濟縮水 庫房空虛?

東方日報A1:再少33萬人交稅 經濟縮水 庫房空虛


05月03日(三) 

受港府劣質施政拖累,香港魅力消退,近年出現移民潮,大量人才流失之餘,直接令需納稅人口大縮水!稅務局昨向全港納稅人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較2022至23課稅年度發出的273萬份報稅表,大減33萬份,更是持續3年錄得跌幅。而受着樓市交投疲弱影響,繳納的印花稅亦按年暴跌297億元。有議員建議要檢討現行稅制,擴闊稅基,否則庫房空虛將進一步萎縮影響民生。

稅務局表示昨已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包括60萬份電子及180萬份紙張報稅表。若正使用電子報稅的人士可即時在稅務易、智方便等應用程式上網查閱及報稅,而使用紙張報稅表人士預計一至兩日內收到報稅表。局長譚大鵬指出,上一個課稅年度發出了273萬份報稅表,而2020至21及2021至22兩個課稅年度分別發出297萬及287萬份報稅表,數字均呈下降趨勢。

對於報稅表數量持續下降,是否與移民潮有關;譚大鵬「死撐」指2022至23年度約有5.61萬人申請離港清稅,與2021至22年度的5.65萬人相若。稅局沒有備存離港原因,納稅人亦未必會交代,除了移民,亦有人由外國到港工作,完成工作後離港,又或有人需到海外升學,都有機會需要清稅。除受移民影響,港府在2019年開始有稅項寬減優惠,提供由一萬至3萬元不等的稅務寬減,令部分人跌出稅網;再加上近年本港經濟情況,有不少市民的收入大減,亦成為發出報稅表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報稅表發出數量,不代表納稅人數量減少。


後話

減少報稅表數量並不能全代表多港人移離,故此無須過份解讀再過份擔憂。況且,有謂香港是個國際聚寶盆,庫房怎會空虛?多只是傳媒炒作,故無須疑慮。

須知33是個古祥數字,所謂「三三不盡 六六無窮」,又「三」字即「生」機。正逢「開心香港」之際,舞可照跳,馬可照跑,股可照炒!相信玄學界各盛名大師也會有同感言的!

鱷魚出沒撞正病災煞位或有變種病毒降臨

鱷魚出沒撞正病災煞位 雲文子:或有變種病毒降臨


04月30日



八鄉驚現鱷魚引來全城關注!在新冠疫情纏港多時,港人剛有喘息機會就出現猛獸,有玄學家分析鱷魚出現在西北方屬於主病灶、病菌的凶象及災禍,代表病毒或會再出現新變種並降臨香港,惟有幸該災煞並不嚴重,市民毋須過分憂慮。

玄學家奇門遁甲風水大師雲文子稱,鱷魚出現之地八鄉蓮花地位處九龍新界西北方,按照兔年奇門遁甲風水陣,西北方為病災煞位,卦象為「白虎」主病灶、病菌,「傷門」主刑傷、凶象、災禍。卦象格局為「庚加庚,太白同宮」臨「天芮星」為病毒、病菌。「庚加庚」代表鱷魚,此事件屬凶象,因正出現在病災煞位,代表未來一至兩個月,或會出現新變種病毒,影響香港市民健康,令感染人數遞增,以至出現其他變種病毒,惟格局臨「值符」及「入墓」,代表災瘟已埋葬入土,影響會相對輕微,也不會對整個香港的財運及運勢有影響。

雲文子又稱,居住在鱷魚出沒之處附近的居民,若求心安,可以在家中的西北方,放置一個「黑曜石葫蘆」或6個銅錢,有助吸收病氣或負能量,而香港其餘居民都可以進行此儀式,有助化解災煞。


後話

神話故事?鱷魚劫?鱷魚病毒?

為何只是「或會」出現新變種病毒?而非必定? 

放置一個「黑曜石葫蘆」或6個銅錢便無須忌怕染上病毒?無須打疫苗?

香港專門店開張 中國農曆表顯示陰陽五行

香港專門店開張 中國農曆表顯示陰陽五行 - 20230503 - 副刊

Tonda PF夏曆腕表--在Tonda PF夏曆腕表中,製表師將小時和分鐘、農曆月份顯示、閏月、小月(29天)或大月(30天)、二十四節氣、年份(生肖和五行)、日期和月相,細心地安排在不同部分顯示。(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疫情是危也是機,不少腕表品牌在疫下變得保守,但有品牌卻趁此機會大展拳腳。Parmigiani Fleurier(下稱Parmigiani)2021年換上新任CEO Guido Terreni,上任不久即推出設計簡潔突出的全新Tonda PF系列,市場需求大幅升至原本的10倍。早前品牌香港專門店開幕,Guido帶來以農曆為設計主題的新表,分享品牌發展方向。Guido表示中國曆法很難做到「萬年曆」的效果,因為它的周期規律較複雜,「我們抽取了60年甲子循環的其中12年放在腕表中,12年之後我們會為買家作相應的調節」。高級腕表的服務就是如斯細緻恒久。

Guido Terreni在出任Parmigiani CEO之前,曾在其他大型鐘表集團工作。「在大集團和Parmigiani工作,公司的規模不是最大差別。在上一任東家,我的角色主要是將品牌重新定位,由原本珠寶品牌起家,到建立起大家對其鐘表製造商角色的認受,確立腕表系列定位,並定下品牌垂直生產腕表各部分的策略。但在Parmigiani,品牌本身已經是行業內頂尖及具認受的高級腕表品牌,它需要的是突出其美學元素,將品牌早期的經典設計,重新演繹成貼合現代的風格。因為Parmigiani很多工序也是由人手製作(而創辦人Michel Parmigiani正是由鐘表修復起家),我們很重視人的價值,這也是品牌的核心。」

大部分工序由人手製作

他說起,如果沒有COVID-19,品牌未必有這個再生(renaissance)的機會。「因為疫情,2021年我們有機會騰空廠房的產能,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推出Tonda PF系列。現時市場對品牌的需求,比起我初入職時升幅達10倍,這令人非常興奮,同時也是意料之外。當然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滿足到這樣的需求,廠房會嘗試增加產量令顧客不用等太久,但也需要維持質量。 」去年太子珠寶鐘錶提議品牌在港開店,Guido看到品牌的發展潛質,故即拍板開舖。

曆法反映人類歷史文明

慶祝香港新店開張,Guido帶來Tonda PF夏曆腕表。「年曆表一直是Michel Parmigiani鍾情的經典複雜功能,曆法正反映了人類的歷史和文明。在之前推出的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即西曆)、伊斯蘭曆法腕表後,我們決定製作能顯示中國農曆的夏曆腕表。但中國曆法很難做到『萬年曆』的效果,因為它的周期規律較複雜,於是我們抽取了60年甲子循環的其中12年放在腕表中,12年之後我們會為買家作相應的調節。」 他希望推出的腕表,能吸引到追求純粹設計、高級製表的人,懂得欣賞歷史傳統和精湛工藝;而作為製表商,提升技術和發展品牌,對吸引顧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夏曆腕表可說是品牌近期的代表作。

中國傳統曆法為陰陽合曆,分別以月亮和太陽的活動周期計算,並設置閏月來協調兩個不同周期,大約每3年出現一次的第13個月(閏月)能令兩個周期同步,而按太陽年劃分為二十四節氣,也是農曆的另一重要象徵。在夏曆腕表的細小表盤上,製表師將小時和分鐘、農曆月份顯示、閏月、小月(29天)或大月(30天)、二十四節氣、年份(生肖和五行)、日期和月相,細心地安排在不同部分顯示。複雜的製表功能,正正顯示品牌深厚的底蘊。


後話

有創意!但賣點如何就不知了。

今早恆指急跌3百多點




算命也不行!中國命理網紅涉迷信遭逮

算命也不行!中國命理網紅涉迷信遭逮

▲中國算命網紅「宜和寬哥」因涉傳播封建迷信活動,遭警方逮捕。(圖/翻攝自網易)
▲中國算命網紅「宜和寬哥」因涉傳播封建迷信活動,遭警方逮捕。(圖/翻攝自網易)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一名擁有3.8萬粉絲的算命網紅「宜和寬哥」,近日因涉「傳播封建迷信活動」,遭到警方逮捕。「宜和寬哥」平日被粉絲奉為「神算子」,警方偵訊時,嘲諷他「沒算到自己會被抓?」他則苦笑稱:「算命都是騙人的」。

據中國媒體報導,安徽一名網路名稱為「宜和寬哥」的劉某柱,3年多來靠著替人卜卦,每卦要價300元,至少賺進了200多萬人民幣。他藉由社交平台發布大量算命的影片,炒熱自己的知名度後,就開始幫客戶看運勢、姻緣、驅邪、看病、幫已逝的親人超度,並且大量分享算命內容,博取粉絲信任,3年迅速累積財富。


▲中國算命網紅「宜和寬哥」與客人的對話紀錄。(圖/翻攝自網易)
▲中國算命網紅「宜和寬哥」與客人的對話紀錄。(圖/翻攝自網易)

據了解,劉某柱是透過算命軟體,把客戶的生辰八字輸入查詢,藉由軟體提供的內容,再加上自己揣摩算命者的實際狀況及需求,說出對方想聽的話,實際上根本不是「算命」,而是「心理遊戲」。劉某柱表示,「算命都是騙人的,主要依靠揣摩客戶的心理,按照客戶的需求看單下菜。如果算命真準,自己就不會被抓了!」

目前,他已遭行政拘留15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不少網友表示,莫非寺廟道場、西方占星就不違法了嗎?質疑警方抓人的標準並不一致。


後話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順應天意 vs 對抗宿命

【順應天意 vs 對抗宿命】《命案》命運雖沒法選擇 但可以選擇怎樣過生活 || 影評

2023年4月28日週五 下午8:55
【順應天意 vs 對抗宿命】《命案》命運雖沒法選擇 但可以選擇怎樣過生活 || 影評
【順應天意 vs 對抗宿命】《命案》命運雖沒法選擇 但可以選擇怎樣過生活 || 影評

撰文:艾菲 Ivy

《命案》從一宗命案引發一場對抗宿命的革命

「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究竟人生應該要順應天意,抑或人定勝天?由導演鄭保瑞執導,林家棟、楊樂文、吳廷燁、伍詠詩、陳湛文主演的港產片《命案》,成為第73屆柏林影展特別展映的電影以及香港國際電影節2023開幕電影,以命運引起的命案為電影主軸,展開一場人性與人生意義的探討,以及對抗宿命的革命。

命理大師 (林家棟 飾) 曾幫一個鳳姐美美姐批命,預見她將經歷「死劫」,為證明自己的實力而搞了一場假死的「大龍鳳」,希望藉此幫美美姐化解死劫,可是命運似乎一早就安排好每個人,最後美美姐都在下雨的晚上遇害。美美姐的死令命理大師大受刺激,及後偶遇茶餐廳太子爺 (楊樂文 飾),算到他會因殺人而坐監,命理大師再次為了證明自己批命及改命的能力,加上太子爺的苦苦哀求下,扭盡六壬要幫太子爺改命。太子爺面對年輕鳳姐 (伍詠詩 飾) 的誘惑,同時被老差骨 (吳廷燁 飾) 緊緊盯上,究竟可否靠命理大師改變命運?

命理大師透過拯救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生

命運真的能夠被改變嗎?與其說是改命,不如說是拯救自己吧。人們想改命,往往是因為已經發生或將會發生不好的事情,為了避開不好的事情才會想改命,總不會因為發生了好的事情而想改命的,而命理大師的人生,正正各訴觀眾,他拚命想為美美姐及茶餐廳太子爺改命,其實是透過拯救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人的人生,未必過得好,但他們可能成就了其他人的幸福。有人會說像命理大師這種能夠參透天機的人,他的生命其實背負著沉重的包袱,他預知一些事情,不能明言,但彷彿又有提醒眾人的責任。命理大師的瘋狂是因為過去的執念而來,他要自救,必先救別人。當他能夠從拯救別人的過程中解放自己的過去,他自己才可得到真正的救贖。

命運雖沒法選擇 但可以選擇怎樣過生活

不過,當命理大師為別人改命時,其實幫人的同時可能也為人帶來傷害,例如他為美美姐營造假死的法事,意在幫人,但過程中美美姐也經歷了痛苦,例如窒息的痛苦。可是,究竟改命是一件善事抑或惡事,其實很取決於當事人覺得值不值得而已,就像買東西,東西貴不貴很多時都不是與成本相比,而是買的人覺得值不值得。命理大師若然改命成功就是大師,失敗就變成神棍,旁人很容易對著迷信的人說出無數的勸告,但唯有當事人才會知道,哪怕改命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成功的機率,但對他們來說已是一根很重要的救命稻草。

宿命,或者是不容被改寫,但是誰說命運只得單行道,不能是多線道呢?每個人的終點即使早已被安排,但命運的道路上還是有很多條,途中會遇上不同的景致,有不同的速度,有順流有逆流。這些不盡相同的歷練,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可能會停留在不甘心,可能會大徹大悟,面對相同的終點線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其實,命運雖沒法選擇,但可以選擇怎樣過生活,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吧。

電影詳情

《命案》(Mad Fate)

評分:7/10分

片長: 108分鐘

上映平台:全線院線

《命案》官方電影海報
《命案》官方電影海報


後話

「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研習命理學者當知這,但也有認為可逆天而改命和改運者,當然也融入了玄學界江湖謀生法的賣點。
上述電影劇情很不錯,值得一看。然而,玄學江湖又有多少真知真章又有良知者大師?尤其是在這真假正邪良奸難辨的現世代。

香港過去兩學年度流失逾6萬4000中小學生?

香港過去兩學年度流失逾6萬4000中小學生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日電)據報導,在移民浪潮之下,過去兩個學年度,香港中小學及幼兒園流失了超過6萬4000名學生,而移民是這些學生流失的主因之一。

南華早報今天在報導中引述教育局的數字指出,在2021至2022年學年度,本地學校流失超過3萬3600名學生,較上個學年度增加了10%,而上個學年度流失了3萬500名學生。

換言之,在過去兩個學年度,本地流失超過6萬4000名中小學及幼兒園學生。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後,本地出現了一股移民浪潮。此外,港府在3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所採取的嚴格防疫限制,也促使部分學生離港。(編輯:陳沛冰)1120502


後話

「山管人丁水管財」!山水零正倒返?風水出了大問題?故導致人不再傑地不再靈?

港沒理由改變聯繫滙率 總結餘不會降至零

渣打:港沒理由改變聯繫滙率 總結餘不會降至零

信報    昨日 13:03

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的渣打銀行發表評論,認為香港豐厚的外滙儲備對於支持港元繼續與美元掛鈎綽綽有餘,沒有理由改變聯繫滙率;在此情況下,為聯滙減震的港元拆息短期將面臨上升風險。

隨着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跌破500億元,市場關注港元會否面臨脫鈎風險。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在評論中指出,港元聯繫滙率最近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因為港元兌美元自2月以來一直貼近7.85(即聯繫滙率制度下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香港金管局按照聯滙機制間歇性地在該水平從市場上買入港元,總結餘因而從2月初的960億元降至不到500億元,這促使市場上產生一些疑問,關於總結餘會否跌向零以及聯滙制度可能存在風險。

該行認為,由套息活動引發的港元弱勢促使總結餘下降,這是聯滙正常操作的一部分,該行並不預期總結餘會下降到零,因為總結餘是銀行在金管局開立用於結算同業拆借,及銀行與金管局之間支付的結算賬戶的結餘總和,根據這個官方定義,可以假設這個餘額總和需要始終不為零才能進行銀行間結算。

他並稱,因此,總結餘愈接近零,拆息(尤其是較短端)將愈快上升,將其推離7.85並減輕總結餘進一步下跌壓力。所有這些都符合聯制度的原則,即利率(而非外)應充當減震器。

該行預計,在第三季的派息季節出現之前,套息活動將使港元保持在區間的頂端(即7.85)附近;到今年晚些候隨着美國聯儲局寬鬆政策開始接近,美元/港元可能會更可持續地脫離區間的高點。

短期而言,該行預計總結餘將面對進一步下跌的風險,1個月和3個月拆息將進一步上升。較高的港元拆息波動性將會是新常態,而下一輪的下行態勢只會在下半年出現,屆時聯儲局可能會開始為市場降息做準備。


後話

這才是金融專家的正確解讀,並非如早前那些東拉西扯所謂專欄作者文章。繼續加息是個經濟問題也風險。



美媒指外資加快撤離中國 5天撤資逾31億美元?

美媒指外資加快撤離中國 5天撤資逾31億美元

美媒指外資加快撤離中國 5天撤資逾31億美元
HK01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美國媒體報道,中國政府近期頻傳對在華外企發動突擊調查行動,導致大量外資撤離。過去五天內,價值31.7億美元的外資從瀘深港通跨境交易機制撤離,創去年11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撤資潮。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幾周來,中國政府頻傳對在華外企開展搜查行動,包括本周四(4月27日)突擊調查諮詢公司貝恩公司上海辦事處的員工、此前也對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的進口產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突擊搜查美商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駐北京辦公室並拘留五人,以及拘留一名日本安斯泰來製藥公司員工,這些突擊行動讓在華外資人心惶惶。

報道稱,同時,中國政府修訂反間諜法,適用範圍擴大至外國威脅。一些外企高管擔憂,他們會因顧忌反間諜法的修訂,導致許多話題包括台灣問題、人權記錄、半導體技術等,都成了與中國同行討論的禁區。

該報引述中國美國商會政策委員會主席羅斯(Lester Ross)也稱,產業訊息對商業界而言至關重要,但在反間諜法下,人們或許會因為擔心被貼上間諜的標籤,而無法代表他們的公司收集足夠的訊息。

文中指出,種種因素下,中國美國商會本月的調查顯示,約27%受訪者優先考慮將投資佈局放在其他國家而非中國,去年只有6%有此規劃。

據研究公司Exante Data分析,過去五個交易日,全球投資者藉由瀘深港通跨境交易機制撤離中國股市的資金高達31億7000萬美元,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歷時最長的一輪資金撤離。

與此同時,外國資金經理也在重新考慮在華投資,如德州的教師退休基金去年將其中國股票配置減少了一半,佛羅里達州的公務員基金也喊停了在中國的新投資策略。

一名不具名的中國政府官員說,中國政府無意將外國公司推出門外,並鼓勵外企在中國擴大業務。但他們也表示,這些公司應該做得更好,幫助推動中國的發展,以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後話

這31億7000萬美元有否部分停泊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