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SVB爆煲,TVB盈警,彷彿跟「VB」沾上關係也無運行?

  • 十一少|金管局還重視虛擬銀行嗎?
  • Orange News   財經專欄
  • 2023.03.24 12:43

文:十一少

銀行不能擠提,也擠提不起。銀行要經營下去,首要條件就是確保客戶信心,確保客戶沒有充足理由帶走現金,不過矽谷銀行(SVB)爆煲,正正就是因為流動性問題,不足40小時就倒閉收場。不少人現在才察覺,銀行體系原來遠比過去兩星期之前監管機構、投資者、銀行家們自以認為的,脆弱得多。這情況香港又有沒有可能發生?

SVB爆煲,TVB盈警,彷彿跟「VB」沾上關係也無運行,果然縮寫為「VB」的虛擬銀行(Virtual Bank)在香港開業至今也未竟全功,年年虧損,未知金管局是否覺得「羞家」,也未有在《香港銀行體系2022年回顧與2023年工作重點》提及半丁點,不禁令我想起當年特首董建華的名言「(八萬五)從98年起無講過,即係唔存在啦。」

雖然未有被回顧和展望,但金管局的網站有關虛擬銀行的介紹,提到引入虛擬銀行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關鍵舉措,金管局相信虛擬銀行的發展可推動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創新,並能為銀行客戶提供新體驗。此外,由於虛擬銀行一般以零售客戶為服務對象,當中包括中小型企業,因此有助促進普及金融。

的確,做生意,若只信奉燒錢,未必能走多遠,金管局發出虛擬銀行牌照逾3年,不少玩家仍未尋得賺錢方程式,策略似乎只是輸少當贏,但難道這個就是金管局不想提及虛擬銀行的原因嗎?一個負責任的監管機構,應該要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讓業界去競爭營運,把餅做大,才可以令整個行業變得更健康和更可持續發展。

不少人開始擔心銀行的安全,到底把存款放在那一間才稱得上為安全。事實上,雖然《銀行業條例》認可準則沒明文規定獲發牌者必須具盈利紀錄,但持牌銀行始終面向公眾吸存,虛銀客戶亦受50萬元存款保障上限保護。

如追溯本港金融史,當局確視銀行見紅為頭號大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翌年香港華人銀行(2002年被現稱信銀國際的中信嘉華銀行收購)公布1998年業績錄虧損,金管局即出手「做嘢」,委派有銀行界救火隊之稱的資深賓架李永鴻(現為富邦香港舵手)加盟華銀出掌董事兼總裁,接燙手山芋,李氏留任到2002年華銀放盤後才離任,可見昔日監管當局對銀行見紅十級戒備,更遑論發牌。

銀行是一個古老行業,難得有新玩家願意投資,而不是像過去10年般陸續易手賣盤,也希望政府和監管機構也能夠扶持一下,不然香港的金融業就難以開啟新篇章。

作者簡介:

十一少。財經專欄作家。活躍於紙醉金迷的中環,頻繁穿梭內地與香港,游走財金、科網、公關、傳媒界之間,深信金錢不會說謊,擅長把公司、人物、政策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寫出來。


後話

十分有趣!還有甚麼是 VB 的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