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 評論
2024/02/08
國際球星美斯來港,引來香港球迷熱情追捧。沒想到美斯的表現卻令人極度失望!不落場、不發言、不頒獎,全程幾乎沒有與球迷有任何互動。此次比賽從頭到尾都以美斯做宣傳,吸引球迷到場觀看比賽。可是當主辦方Tatler Asia和國際邁阿密大賺其錢的時候,香港球迷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傷害。
然而,昨晚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神戶勝利船對國際邁阿密的友賽中,美斯於下半場59分鐘後備登場了。周一(5日),美斯抵達東京後全程輕鬆笑臉,熱情回應接機球迷,與在香港時判若兩人,更令香港球迷感到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當筆者撰寫本文時,消委會已經收到825宗投訴。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6日)表示,主辦方要給球迷一個交代,以平息球迷的不滿情緒。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也表示,或取消事先計劃的1,600萬元資助,事後Tatler Asia已主動撤回資助申請。
國際邁阿密及美斯來港,與香港隊進行一場表演賽,這是香港今年「盛事經濟」活動之一,而且又被看作是「頭炮」的重頭戲,被港府和市民寄予厚望,沒料到出現如此不愉快的事情。這也促使人們反思,應該如何做實做好「盛事經濟」?
提升承辦能力 變「被動」為「主動」
從履歷看,這次的主辦方Tatler Asia是一份英文時尚雜誌,有主辦舞會和時裝表演的經驗,在主辦大型體育活動的履歷空白,這是先天不足。再從媒體透露的協議內容來看,協議涉及美斯上場的內容中有「除非受傷原因不能上場」。Tatler Asia事後交代,直到半場才得知美斯無法上場;主辦方欲請美斯出席頒獎並發言,向球迷解釋原因,也被拒絕。
梳理事件的基本脈絡可以看出,Tatler Asia始終居於被動地位。首先,協議中關於「受傷」認定,僅憑口說就可以嗎?美斯稱自己「受傷」,為何一到日本就活蹦亂跳?其次,既然有了「受傷」可以不上場的約定,為何不盡早通知主辦方?為何拒不接受補救措施?Tatler Asia承辦大型活動的能力實在不敢恭維。
特區政府為拼經濟、拼發展,力推「盛事經濟」,全港各界積極響應,這種熱情固然值得點讚,但凡事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沒有金剛鑽,不要攬瓷器活」。Tatler Asia的敗筆提醒人們,香港各界在提升承辦能力上須下一番工夫。重點有三:
一是在「專業」上下工夫。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是業內的高手,就不要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即使做,也要聘請行家裏手作「高參(高級參謀)」,提前做好功課,拿出令人信服的方案、預案、後備方案,把各種不利因素都考慮進去,反覆操練,確保萬無一失。
二是在「談判」上下工夫。無論哪個行業的世界頂級明星,在談判中都居於主動地位,有高人一等的「議價權」,這是市場行情所決定的,不好改變。但香港也有其他城市並不具備的優勢,香港是國際大都市,曝光度十足;香港的背後是中國內地,是14億民眾,在香港舉辦大型活動,還可以吸引內地居民來觀看,明星的曝光度很高。善用「香港籌碼」,提升自己的談判地位,這是承辦機構應好好鑽研的課題。
三是在「滅火」上下工夫。「盛事經濟」屬於「注意力經濟」,買單者都是「激情消費」,這種激情引導得好,可以收穫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引導得不好,則會「引火燒身」。主辦方應事先做好預案,一旦出現不利情況,應及時回應公眾訴求,安撫公眾情緒,切莫等「火」燒到了身上還不自知。此次Tatler Asia主辦失敗,算是把自己的牌子砸了。今後有意主辦大型國際賽事、大事、要事的單位,都應從中汲取教訓,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滅火」能力。
完善監管體系 預防活動風險
特區政府在此次事件中反應十分迅速,在得知美斯不能出場的消息後,立即提出美斯頒獎和發言的補救方案;在補救方案也未被採納,特區政府當晚即發聲明,考慮取消事先約定的1,600萬元的政府資助。
李家超於周二親自發聲,批評主辦單位的表現影響香港形象,會繼續要求對方詳細交代事件經過,並積極回應購票觀眾的訴求。他表示,已要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及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檢視這次做法和日後在協助舉辦大型活動時的監督角色、責任和要求,例如要求主辦單位必須提早擬定和提供後備計劃、優化安排。
主辦單位是甲方,國際邁阿密是乙方,政府是第三方。如果活動做得好,政府給予主辦單位資助;如果做得不好,則考慮不予資助。政府的這個定位是合情合理的,也是許多國家地方政府的慣常做法。
問題是,如果活動成功,皆大歡喜;如果活動失敗,總有人會埋怨政府監管不力。因此,既然政府力圖做大「盛事經濟」,就要有一套支持「盛事經濟」的政策體系,把握好「支持」與「監管」的平衡點,重點有三:
一是嚴格審查主辦方資格。主辦方是否有足夠的承辦能力?政府相關部門應組建專門的評審委員會,吸納業內頂尖的專家擔任評委,制定遴選標準,為其打分。如果主辦方不具備承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能力,就應堅決否決。
二是政府資助須有附加條件。公帑不能無條件使用,大型國際活動必須為香港增光添彩,有益於講好「香港故事」。如果活動有損於香港形象,不僅不給於公帑資助,還應受到處罰。
三是推動建立風險處置機制。美斯缺陣的事件發生後,球迷「回水」、「退票」的訴求不絕於耳,消委會不斷收到購票者投訴,但有專家認為,球迷追討損失的難度很大。那麼,政府應綜合研判類似風險,推動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比如在今後舉辦大型活動時,要求主辦方的門票收入存入一個監管帳戶,待活動完結及經過效果評估後,資金才能轉入主辦方的帳戶。
打造盛事文化 賦能盛事經濟
過往在許多國家舉行的體育比賽,特別是足球賽事,經常引發球迷暴力衝突,有的還演變成騷亂。此次美斯缺陣事件盡管令香港球迷不滿,但令人欣慰的是,這種不滿並沒有演變成為肢體衝突。這說明,香港市民的文明水準是很高的。
此次事件啟示我們,香港要做大、做好「盛事經濟」,要吸引全球注意力,就要持續不斷地把美好形象展現給世人,打造以熱情好客、文明禮貌、包容共濟為主要內容的「盛事文化」。
先說「熱情好客」。此次美斯缺陣事件給熱情的球迷潑了一盆冷水,但市民不應因此而灰心。世人都從這次事件中看到美斯及國際邁阿密的傲慢和無理,對於球員及球隊的形象必然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香港應繼續涵養修為,向世界展示熱情好客的特性,讓更多人對香港產生好感,繼續打造「好客之都」的城市品牌。
再說「文明禮貌」。香港球迷對美斯及國際邁阿密表達不滿,但表達方式極有分寸,國際邁阿密職球員安全順利離開香港,沒有遇到任何麻煩。聯想到世界各地經常出現的「明星遇襲」事件,香港市民的文明禮貌是值得點讚的。今後還會有許多大型國際活動在港舉辦,將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香港應繼續營造文明禮貌的氛圍,無論遇到甚麼情況,市民都要合理合法地表達訴求,絕不踰越文明底綫。
最後說「包容共濟」。一座城市要成為遠悅近來之地,必須有包容共濟的文化內涵。任何外來人都會感到自己被接納,而不被排斥;遇到困難時,都會感到被關照,而不是被冷眼旁觀;發生糾紛矛盾時,都會有地方講理,而不是被置之不理。香港本是一座移民城市,有包容共濟的基因,應繼續培育和豐富包容共濟的文化內涵,讓「文化力量」賦能「盛事經濟」。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致辭中指出,「只要每位居民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必將滙聚成建設香港的磅礡偉力。」
從發展「盛事經濟」這篇大文章看,美斯缺陣僅是一個小小事件,最重要的是,香港市民應從中汲取教訓,反思不足,得到啟示,如同夏寶龍所說的「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滙聚成建設香港的磅礡偉力」。
特別是李家超親自公開督查此事,可以看出這件事在他心中的份量,彰顯了作為香港特區「當家人」的責任擔當,相信在特區政府大力推動下,香港「盛事經濟」定會做大、做好、做強。
▲ 日前國際邁阿密來港友賽發生美斯(右二)臨場缺陣事件引起軒然大波,作者認為特首親自公開督查此事,可以看出此事在他心中的份量,彰顯了作為香港特區「當家人」的責任擔當。(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屠海鳴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欄名 : 評論
後話
No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milestones checkpoints? No contingency planning? No 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