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古代農事曆法超科學
節目中心/何亞芳報導
相信大家都聽過二十四節氣這個詞彙,我們平常也常常過其中的一些節日,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是二十四節氣嗎?這個單位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節氣是指時節和氣候,黃曆將其分為二十四個區塊,分別代表不同時節的氣候變遷,也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導農事的重要曆法!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在商朝的時候,只有四個節氣也就是指「四季」,周朝則發展出了「八卦」,而到秦漢年間的時候二十四節氣就已經完全確立了唷!
二十四節氣各別對應了太陽於黃曆上運動每15°的位置。在春秋兩季各有一日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分別定為「春分」和「秋分」,另外與其對應的則是「夏至」和「冬至」,分別是太陽達到黃經90°及270°的時候,是北半球白晝最短以及最長的日子。是不是很科學呀~!
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他們的命名反映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日是用來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也反映出天氣的變化。
剩下的十六個節氣呢?分別是「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這其他的位置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變化,也難怪古代農耕時代必看黃曆了!讓我們一起向古人的大智慧致上最深的敬意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