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流失!在港設總部境外公司4年少130間 美資企業大減
政府統計處今日(24日)公佈《2022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結果發現以香港為地區總部的境外公司跌至1411間,較3年前少130間,當中美資成流失重災區。
美企比4年前大減50間
調查以今年6月1日為數據,母公司在境外的駐港公司數目為8,978間,亦為近4年來首次跌穿9,000間,比去年少71間;當中今年以香港為地區總部的境外公司共1,411間,較去年少3%或46間,為連續三年下跌,較2019年統計時累減8%或130間。
以香港為地區總部的公司中,251間為內地公司,較去年微跌1間,但比4年前大增54間,比例由2018年的12.9%增至17.8%。
其中,以香港為地區總部的美資公司則有較明顯流失,最新數目為240間,較去年少14間,比4年前大減50間,比例從2018年的19%跌至17%。至於日資公司則輕微增加兩間至212間,較4年前則少32間,比例由15.9%縮至15%。
2022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在香港的總就業人數約為468,000人,較去年統計減少5000人。
內地企業逾2000間居榜首
整體以言,在香港設據點的境外公司中,母公司來自內地的企業居榜首,共有2,114間公司,之後分別為日本(1,388間)、美國(1,258間)、英國(655間)及新加坡(463間)。按行業分類而言,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居首位,共有4,170間公司,其次是金融及銀行業(1,683間)和專業、商用及教育服務業(1,308間)。
統計處表示,六成受訪海外公司表示其在香港業務計劃於未來3年內維持不變,而13%表示計劃擴充在港業務。此外,16%表示未能肯定其業務計劃,而3%的公司則計劃把部份或全部在香港的業務逐步終止或遷離香港。
後話
數字和佔百分比是重要,但其在業務和規模上大小對總點之佔百分率是多比和影響則沒有提及。
然而,再參看以下一段新聞,經濟前景並不樂觀。
【星島日報報道】工聯會今天(24日)上午公布「市民對就業及經濟前景」調查,發現逾4成受訪者訪者對未來一年就業前景不樂觀,更有逾3成半人需向家人或朋友借貸度日。該會促請政府制訂精準防疫政策,平衡防疫與經濟活動,並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調查於11月訪問了2,414名市民,40.4%受訪者對未來一年就業前景不樂觀,超過5人感受到現職有不同程度失業風險;有薪酬調整方面,46.1%人評估個人年度薪酬調整為負面,當中有39.3%人估計會被凍薪、6.8%人預計會被減薪;另外,在收入減少下,36.2%人需要向家人或朋友借貸、節省日常開支以緩解生活壓力。
另外,44.7%受訪者對未來一年整體就業市道感到憂慮,19.2%受訪者認為政府應「盡快恢復全面通關」、18.4%人建議政府再提供各支援、當中有17.4%人建議再推出消費劵有17.4%、14.4%人建議當局調低交通補貼門檻、提供水電費補貼、寬免公屋租金。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指,近期社會經濟環境看似改善,但市民仍深受疫情所影響,政府在近15萬人仍失業下,卻透露將再擴大輸入外勞,是落井下石、再惹民怨。他形容此舉更是惡性循環,因為本地工人生計會受重擊,也無助行業及就業市場發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