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在債券投資者明年料將集體重返新興市場之際,其中最大的那個市場可能最受冷落。

中國政府退出新冠清零政策引發的經濟成長反彈預期,削弱了其國債的吸引力。而與此同時,資金正在涌向開發中國家債券,押注聯儲會可能會在明年結束緊縮周期。

富達國際和普徠仕稱,其他市場蘊含更具吸引力的機會,意味著投資者不太可能扭轉2022年從中國大規模撤資的趨勢。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表示,監管和地緣政治風險猶存,也將阻止資本回歸。

「我懷疑資金不會重返」中國債市,摩根大通亞太區外匯和新興市場主管Vikas Gupta稱。「如果我看好經濟成長,就不會指望利率會大幅下降,」他說。

全球基金今年減持中國國債的步伐創下了最快紀錄,因為聯儲會加息推動美債下跌,使得美國的殖利率反超中國。2020年,中國的基準殖利率相對美國一度溢價253個基點,到本周一已經變成了折價約60個基點。

雖然中國債券今年跑贏了全球債券市場,並有望實現正回報,但它們的表現開始下滑。過去一個月,中國的債券領跌亞太,在重開驅動的成長反彈料將推高國內股票回報率並降低了進一步貨幣寬鬆可能性的背景下,買家寥寥。

高盛駐新加坡策略師Danny Suwanapruti表示:「考慮到監管和地緣政治風險環境加劇,以及來自其他已開發市場的競爭,我們認為固收投資資金不會大量流回中國。」

花旗集團預測2023年中國國債基於對沖的總回報率為3.7%,而新興市場的為5.4%。

普徠仕正在減持,將重點主要轉移到拉丁美洲,因其預期大宗商品出口國可能會受益於全球緊縮周期以及中國重新開放。安本正在押注韓國和印度債券。

「今年以來,對於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中國國債是一個很棒的價值存儲工具,但現在,我們感覺相對於全球債券市場的機會而言,中國看起來有點貴,」普徠仕駐香港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Leonard Kwan稱。

原文標題China Bonds Being Left Behind in Clamor for Emerging Market De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