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誰規定選日子要看農民曆?

是誰規定選日子要看農民曆?應庶民需要而產生?!

是誰規定選日子要看農民曆?

現在的年輕人已不大會參考農民曆來安排自己的每日行程,但對古代庶民來說,農民曆可說是一種最順應民情的發明。古代人最需要讀農民曆的哪一部分呢?不難想像,就是現代最常被詬病為迷信、怪力亂神的「選擇良辰吉日」(簡稱擇吉)。

圖/小編提供

應庶民需要而產生

回到擇吉廣義的起源與意義來看,擇吉是為了判斷「應不應該、可不可以做某件事」,以及「做那件事有沒有好結果」,並且「在什麼時候做那件事最好」,所以擇吉與占卜絕對脫不了關係──也可以說,擇吉是最原始的預測學。

狹義的擇吉就是擇日,也就是閩南語中的「看日子」、「揀日子」、「選日子」,至於「擇日書」的出現,則是為了因應當時的社會需求。各種擇吉術非常艱澀複雜,要學會得要花個三、五年,而在當時,我們的祖先光糊口就非常辛苦了,怎麼可能只為了知道某天適不適合訂婚裁衣、沐浴、修指甲、理頭髮、修理門窗等活動,就去學寫字、學占卜?

因此,漢代時就已存在的《葬曆》、《祭曆》、《沐書》等等仍不夠滿足廣大庶民的需求,民間正期盼著一種可以更簡便的、不求人的占卜方法,而農民曆這一類書的出現,可說是「眾望所歸」。

擇日的起源很早

中國人挑日子做事的習俗起源很早,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在天人相應的概念上構築陰陽五行之說,並利用星占判斷吉凶等方法而進行的占卜。《周禮》、《左傳》就記載著掌管與堪輿(風水學)曆算事有關的官職。戰國中晚期以後,擇日一直流傳於中國民間,尤其漢朝以後的君王都非常重視擇日和堪輿,例如《史記》中就記載了雄才大略、政策上採取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曾經招聚了各種占卜家問某月某日可否娶妻。

沒想到,五行家說可以,堪輿家卻說不行;建除家說不吉利,叢辰家說大凶,歷家說小凶,天家說小吉,太一家則說大吉……眾說紛紜,大家吵得臉紅脖子粗,每個專家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後來,漢武帝決定一切宜忌以五行家為主,才有了結論,但也因此導致往後的社會氛圍較利於五行家的發展。到了東漢時,《後漢書》便記載到政府機構中有「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的日官存在。

古人為了判斷吉凶,可說是煞費苦心。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雖然不必事事遵從農民曆上的指示,但是不妨將農民曆當成前人的智慧結晶,在做出重大決定前,心中難免有些惶恐不安,此時的農民曆就像是一種意見參考,幫助人們做出抉擇,也為事物祈求有好的開始、圓滿的結果。

農民曆的正式起源

在中國古代,「曆」是不容侵犯的皇權象徵。曆法一亂,王朝威信也將深受打擊,甚至能危及一朝之存亡。因此,曆法根本來源的天文學成為了帝王之學,而各朝代都由觀測天象的大臣負責造曆,民間決不能私自造曆。

政府聘請專家按照時間記載行事吉凶宜忌內容所編輯的書,稱為「曆忌之書」(簡稱曆書),曆書中的各種注記叫做「曆注」,包含節氣、物候、日常行事吉凶宜忌等。目前發現最早的曆注,是山東漢墓的竹簡。

雖然曆注會隨著時間發展而變得愈來愈繁複,但是書的基本形式與內容並沒有太大差異。事實上,這些曆注也是古代官方曆書的重要內容──就與民間的日書一樣,古代官方曆書的重大功能之一,便是「擇吉」。

從唐朝開始,因為雕版印刷技術的出現,以及頒曆(或稱頒正朔)被昇華成擁有最高統治權的具體表徵,政府開始印製曆書流傳,曆書上關於行事宜忌的內容開始大量出現,這類擁有曆注的新型態曆書,就稱作「具注曆」。

曆書隨著擇吉術的深入社會而日漸繁雜,到了清代,欽天監每年除了要編纂皇族用的上曆、皇太后曆、東宮親王曆等曆之外,還要編七政曆與民曆;其中的民曆,也就是現今所稱之黃曆,便是農民曆的正式起源。

十九世紀才開放翻刻擇吉黃曆

宋元以後,政府都曾經頒布律令,嚴禁民間私造、盜印或販賣官曆;明朝的曆書封面上也都印著一篇告示:沒有欽天監印信的曆書都會被認為是私曆,被查獲者要處以斬首之極刑,告密者則可獲五十兩賞銀。

因為私印官曆有利可圖,而且偏遠的地區往往不能即時拿到當年的官曆,所以司法嚴禁也不能停止此一現象。直到清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政府才開放民間翻刻擇吉黃曆發展最成熟、形式最完備的《時憲書》;嘉慶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一六年)才廢除民間造曆的禁令,這也是為何現代的通書開始有了堂號之別。

知識分子反應兩極

雖然各王朝對於造曆一事都極為慎重,編製完成後會先報請皇帝預覽,再隆重頒布實施,但事實上有的知識分子對這種「帝王之學」莫不關心,甚至會對於其中與曆法一起流傳千年的怪力亂神部分不屑一顧。

以清乾隆時期的紀曉嵐為例,他身為清代第一才子兼《四庫全書》(經史子集)的總纂(總編),飽讀群書,但也不曾讀過清朝的《時憲書》,直到乾隆說要給他出難題,他才找出《時憲書》來惡補。

另一則極端的例子則是發生在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曾經特下諭稱:「近日遇閉、破之期,竟全無奏摺,遇成、開之日,數省之摺會齊呈遞,朕檢閱《時憲書》,其日必係良辰,甚屬可笑可鄙……著通諭內外各衙門,嗣後遇有應辦之事務,各迅速辦理,一經辦竣,立即具奏,毋得仍前拘忌選擇良辰。」(閉、破、成、開是擇日常用的基本項目。)

上文意思是說,每逢黃曆上「不宜上冊表章」這天,皇帝連一份奏摺都看不到。可見清代各都府在奏事時,也要挑選吉時,因此嘉慶君才特地下諭導正。中國的曆法之所以發達,也是歸功於歷屆帝王的重視,但因為帝王們將曆法作為一種統治工具,不讓民間私自造曆,因此農民曆的正式起源,迨至清代才出現。

看更多 柿子文化《挑日子!結婚、搬家、開市、生小孩你應該懂的農民曆常識:好命、好運、好風水,一本搞懂,一生受用!》

圖、文/柿子文化《挑日子!結婚、搬家、開市、生小孩你應該懂的農民曆常識:好命、好...


後話

很詳盡,富術數歷史和知識,值得分享。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