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周易新繹》新書介紹

一部凝聚古人哲學思想的經典鉅作——讀《周易新繹》

2022-07-07 15:00 聯合新聞網/遠流出版社

一部凝聚古人哲學思想和生活智慧的經典鉅作

《周易》,五經之一。相傳原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占筮用書,後來經過周文王的整理和孔子的演繹,才成為傳統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經書。本書從易學史的觀點,有系統地梳理《周易》的起源與演變、在哲學思想史上的意義,並參考古今學者的重要論著,分析說明歷代易學的流變及其所衍生的一些問題,層次井然、條理分明,使讀者能更親近這部古奧難懂的典籍,了解其簡易、變易、不易之道。藉由推天道以明人事,對於我們進德修業、做人處世、生活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編按)

文/吳宏一

以圖解易

原則上,「以傳解經」之後,才能根據經、傳的解釋文字,用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中有象徵意義的語言符號,它們背後究竟蘊含什麼道理,它們之間究竟應該如何應用,進而討論與八卦生成變化有關的一些《易》學圖書資料,包括《太極圖》、《河圖》、《洛書》、《先天圖》等等在內。換言之,是由義理之學進入象數之學。《易》原為占卜之書,卜筮占決,係依象數而得。這裡所說的「以圖解易」的「圖」,包括八卦的卦形符號和六十四卦的卦爻六畫在內。這些圖象都與象數有關。

朱熹在《晦庵集》的《別集》卷三有一篇〈答孫季和〉的書信,對於如何應用經、傳的讀法,這樣說:

近世言《易》者,直棄卜筮而虛談義理,致文義牽強而無歸宿,此弊久矣。

要須先以卜筮占決之意,求經文本意,而復以傳釋之,則其命辭之意與其所自來之故,皆可漸次而見矣。

在「求經文本意」之後,「復以傳釋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與卜筮密切相關的象數之學,如以上章所說的流派來分,筆者以為恰好漢人之學重點在「曆象」,而宋人之學的重點,則「象」、「數」兼顧,而實以「數位」為主。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我們就從八卦的取象說起。

朱熹《周易本義》的卷首,有一首〈八卦取象歌〉,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八卦的卦名與卦形。茲錄之於下,並附筆者的語譯供讀者參考:

【朱子原文】  【筆者語譯】

〈乾〉三連,  ☰〈乾卦〉像三條橫線,

〈坤〉六斷。  ☷〈坤卦〉像六個斷片。

〈震〉仰盂,  ☳〈震卦〉像仰天盅盂,

〈艮〉覆碗。  ☶〈艮卦〉像覆地空碗。

〈離〉中虛,  ☲〈離卦〉中央火當空,

〈坎〉中滿。  ☵〈坎卦〉中間水充滿。

〈兌〉上缺,  ☱〈兌卦〉頭上有缺口,

〈巽〉下斷。  ☴〈巽卦〉腳下成兩半。

八卦的取象,從卦形符號上看,是從〈乾卦〉與〈坤卦〉的卦爻互為消長遞變而成的。〈乾〉爻最初畫成一條連線,代表陽爻,凡是陽剛雄性者皆屬之;〈坤〉爻最初畫成兩個斷片,代表陰爻,凡是陰柔雌性者皆屬之。這一陰一陽的重疊交合,古人就稱之為「道」。道,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固定的名稱。它有時候固定,有時候不固定,真難以捉摸,所以只好以「陰」「陽」或「無」「有」分別稱之。

像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的首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四十章也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但這「有」「無」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可分可合,分則為二,合則為一。基本上,要像第二十八章說的那樣:「知其雄,守其雌。」雌雄相生相成,才能合成為「道」。所以第四十二章又說:「道,生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才知道,原來根據道家始祖之一的老子說,天下萬物就是「無」中生「有」,並且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逐漸衍化而成的。這跟《繫辭傳》上篇所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等,道理是相通的。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之《周易新繹.通論編》。


後話

看似深入淺出,是本不錯的閒餘閱讀書本。

宋代 邵雍在 其驚世著作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   主張研究易學 "數象言意" 四者不可缺一。

數為象設,循數觀象,觀象玩辭,以辭會意。
象起於形,數起於質,名起於言,意起於用。

“象、數、言、意四者,缺一不可”。象數包括卦象、卦數、易圖、易數﹔言意就是象數之中所反映出的義理。


相關文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