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虛幣發展「一國」大於「兩制」
香港向來被視為全球「幣圈」最大樞紐之一,比起矽谷、紐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薯條哥」Sam Bankman Fried創辦的FTX為首,至少有50家國際知名的加密貨幣企業曾經以香港為總部或營運基地,包括Crypto.com、Bitfinex、Bit-Z、OKCoin、火幣網等,幾乎囊括全球十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半數名字。
能成為幣圈樞紐,非關本港科研特別先進,主要是基於三大原因:一、稅務優勢(稅制簡單,企業最高稅率僅16.5%);二、地理優勢(尤其內地近年全面封殺虛幣發展,大批人才及資金南下香港);三、監管相對寬鬆(只要不向港人提供服務,以往基本上是「三不管」)。換言之,這跟香港作為傳統金融中心的優勢大同小異。
然而,隨着虛擬資產影響力愈來愈大,「三不管」狀態不可能持續,始終要「管起來」;尤其FinTech及加密貨幣皆屬新事物,監管當局同樣在「摸着石頭過河」,當然其推出的政策對業界發展有重大影響,因此備受關注。例如新加坡政府剛於9月份發布「金融服務業產業轉型藍圖2025」,為虛擬資產發展制定大致方向,鼓勵業界「擴大與區域經濟體的跨境支付網絡、探討分散式賬本科技、支持金融與實際經濟資產代幣化及推動數碼貨幣連結」。
港府月底公布政策宣言
與此同時,獅城當局近日向不少本港FinTech企業招手,不但提供廉租office及稅務優惠,還願意向管理層及家屬發放簽證,且細心至承諾協助安排小孩入讀國際學校,堪稱為一條龍式服務。
或因如此,陳茂波昨日透露,港府將於月底開幕的金融科技周發布「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涵蓋願景、策略、監管制度、對於開放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取態等。他表示該宣言會「清晰表達政府立場,向全球業界展示我們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願景」。
FinTech屬發展中事物,世上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一炮過」推出全面監管政策,只能「見步行步」,卻又不得不向業界「交心」,提供大致方向,所以從港府的「宣言」到新加坡的「藍圖」均有其必要性。本港幣圈及FinTech業界普遍對陳茂波預告的「宣言」抱有期待,料可提升政策透明度,降低監管風險不確定性。部分startup已獲星洲遞來橄欖枝,但笑謂不妨「睇定啲」,待評估港府月底「宣言」後,再決定「移民」與否。
戰略攸關 須緊跟中央步伐
另有些業界人士擔心該「宣言」未必有很具體內容。畢竟在「一國兩制」下,虛擬資產關乎國家戰略發展,恐怕並非特區政府能夠「說了算」。例如中央政府若決心杜絕加密貨幣炒賣投機,港府卻容許虛幣交易所「領正牌」營業,便可能對國家金融安全構成潛在風險。又如「數碼法幣」成為大勢所趨,中國更率先研發「數字人民幣」,但目前發展十畫只得一撇,特區政府現階段很難制訂框架,只能緊跟北京政府步伐。
就像港府醫療專家、行會成員不久前還在預告防疫政策快將改為0+0,豈料未幾180度轉軚,重新強調「堅持0+3不動搖」。不少人都覺得港府相當無奈,須顧全國家大局,避免改行0+0被內地民眾視為「躺平」,不宜與中央「動態清零」方針出現太大差距。
此外,面對外國政府制裁打壓,中國加強自主研發晶片已成當務之急。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七一」訪港時亦提到,「香港科技工作者是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他們繼續弘揚愛國愛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業界觀望財爺派定心丸
為呼應國家政策大方向,香港科技園宣布在元朗工業邨設立「微電子中心」,將引進先進晶片企業落戶;至於原本在工業邨投資千萬元經營環保回收廠的租戶,則因「不符合定位」而被要求在短短3年租約期滿後遷走,可見從防疫到科技發展,國家政策對港府政策及商界經營前景總會有影響,虛擬資產領域相信亦不會例外。
作為比較,新加坡本身屬主權國家,當地政府及議會可作最高決策;雖說任何國家政策都可能變化(最新例子有英國首相卓慧思減稅大計U-turn),但相對上較為有跡可循,亦能給予投資者較大確定性信心。商界傾生意一般都希望與「話得事」的負責人對接,且看陳茂波在月底峰會上,有何法寶向FinTech業界大派定心丸。
後話
上述謂:「業界人士擔心該「宣言」未必有很具體內容。」這是事實。
正如前文,我巳評言:
風險管控仍是個重要問題須完善處理。
但據近期彭博報導,中國早於去年9月對加密貨幣祭出全面禁令。或遲些有改變?或只可在香港運行?
如此,香港是否早獲聖旨放手去做?又或是想先斬後奏?又或仍在初步的探水探索階段?
不知玄學界又有何預測呢?又或早巳有大師在仙人指路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