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邵康節先生有《觀物吟》"耳目聰明男兒身,洪鈞賦與不?貧;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乾遇巽時歡月窟,地逢雷處看天根;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此邵子詩句, 也可見於 :明 • 李時珍 撰 <奇經八脈考> ........張紫陽《八脈經》云:八脈者,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陰蹻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蹻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吋三分,陽維脈在頂後一吋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炁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採之惟在陰蹻為先。此脈纔動,諸脈皆通。次督、任、衝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而陰蹻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復命關,曰酆都鬼戶,曰生死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如此,使真炁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炁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裏花開。所謂"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除醫經之外, 連佛經都有借引..邵子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神光內照于黃庭也。天之神發于日。人之神發于目。故行般若之功。必從神光內照下手。而性命雙修之功。亦不外是。此又徹始徹終之功也。邵子詩云。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震處見天根。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即此觀字之功也。

當然, 連三元玄空, 大卦和飛星派都有標榜其學理合天根月窟...而陰陽二气順逆循環之理..邵子對后世之貢獻和功勞實不少!!

連<雲閒蔣大鴻氏盤銘>也有借引此句:天地定位陰陽迭更仰觀俯察 河洛呈文先後八卦體用咸明抽爻換象闔闢相尋五德為緯四七為經宮移度改分秒殊情嗟彼庸術罔識權衡刪邪表正協古宜今分元定卦測日推星"天根月窟來往皆春"

例如, 於明朝孫長庚先師之遺訣, "天根月窟之精義在於【陰陽之精互藏其宅】也。《青囊經》曰:『陽以相陰、陽以含陽。陽生於陰、柔生於剛。陰德弘濟、陽德順昌,陽本陰、陰育陽,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

又聽說....「天根」、「月窟」在堪輿書籍中,其實首見之於「玉尺經」,「天根呈眾妙之門,月窟啟玄機之戶。」是形容山之與水,猶陰之與陽,陰陽交度謂之玄竅相通,亦即巒頭理氣,互相配合之意。

又話說 , 我們的祖先,習慣上愛用三十六之數,以示眾多之意。例如:二千多年前,如《南齊書‧王敬則傳》就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另一說;又如唐代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詩曰:「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均運用了三十六之數。此外,還常借用「三十六」數作為基數來乘以某數,以表示比三十六更多之意,唐代李白〈古風‧四〉有這樣一句詩:「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三十六萬人」顯然是「三十六」的一萬倍,以形容人數之眾。明代吳承恩著《西遊記》中,祖師爺對孫悟空說道:「你要學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但邵子話的三十六宮, 並非只喻眾多之意吧..!

但邵子的"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真是功德無量.., 張三抄李四也抄....於神學, 皆醫學, 堪輿學上也被借用, 但非引用邵子所謂及推理的卦學原義 而被改頭換臉地流入己學說... 而后來引用來罵臭別人, 例如: 垚氏於平砂玉尺辨偽內, 便大罵三合.."陰陽交媾"錯論:勸君莫聽此胡言。五行別有真消息。雌雄交媾大陰陽。月窟天根卦內藏。 此是乾坤造化本。會時便號法中王。辨四大水口夫四大水口有至理存焉,.................若以為陽艮龍丙火,交於乙,墓於戌;陰亥龍乙木,交於丙,亦墓於戌,以為天根明窟,雌雄交媾,玄竅相通,種種癡人說夢,總因誤認諸家五行,不知卦氣之理,以訛傳訛,盲修瞎煉。辨陰陽交媾 <玉尺>乃曰:有乙辛丁癸之婦,配甲庚丙壬之夫。又曰:陰遇陽而非其類,號曰陽差;陽見陰而非其偶,名曰陰錯。乃取必於乙丙之墓戌;辛壬之墓辰;丁庚之墓醜;癸甲之墓未,此真三家村學究之見也。夫陰陽交媾自然而然,不由勉強,亦活潑地不拘一方,豈可以方位板格死煞排算乎。即以天地之交媾者言,天氣一降,地氣一升,而雨澤斯沛矣,子能預定天地之交于何方,合于何日乎?更以男女之交媾者言,陽精外施,陰血內抱而胎元斯孕矣,子能預擬胎孕之何法而成,何時而結乎。知天地男女之不可以矯楺造作,則知地理之所謂 天根月窟, 亦猶是矣。此唯楊公《都天寶照》言之鑿鑿,不啻金針暗度,而因辨《玉尺》之謬而偶洩於此,具神識者,精思而冥悟之,或有鬼神之告也。可憐的三合!!! 更可憐的....是邵子....因各堪輿派學中..只專祟曾楊之經學, 而抹煞了曾楊之后..其它人的功勞貢獻..尤其是邵子的...只因邵子非堪輿學中名人大師?

天地之间,一阴一阳而已矣。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阳主动,阴主静。坤逢震为天根,所谓复也;乾遇巽为月窟,所谓姤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