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宋代廖中的《五行精紀 》

近多年因想多研究古代祿命法,即在《子平法》之前,唐宋元明代間的算命法及演變。幾年前网購了本《五行精紀》是宋代 廖中的著作。

習術數者,多知道有古經《五行大義》是隋代蕭吉所著。是本必讀基本五行理學典籍。然而,南宋期間廖中有一著作《五行精紀》,是本祿命學典籍,則並非普遍上為人知道或留意到。

其實,《五行精紀》與《三命通會》分別爲宋代和明代的命理學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古法論命(虛中法)的重要典籍。

《五行精紀》作者廖中,是清江鄉貢進士。初刻本刊行於南宋紹定元年(1228 年), 是南宋朝代算命學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當時流行的50多種算命文獻,並且具有確切的撰寫年代,內容相當豐富。可以此書爲基礎,作追「源」和「流」,探討八字算命理論的發展脈絡,從而瞭解唐宋時期八字算命學說的基礎理學。

古本《五行精紀》傳世稀少,在《中國叢書綜錄》和《中國古籍總目》中均查不到是書。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該書的兩種清代抄本:

  • 《五行精紀》三十二卷,[宋]廖中撰,清抄本;
  • 《五行精紀》三十四卷,[宋]廖中撰,清海虞瞿氏恬裕齋抄本(存卷一至三十三)。

這兩個版本均存在刪減、脫漏與訛誤現象,是殘缺的抄本。《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星命部總論)錄有《廖中五行精紀》一篇,但只有論貴人驛馬、支干數、論德刑害鬼煞三個章節。全本《五行精紀》早已流失到海外,現韓國和日本均有收藏。

《五行精紀》這本重要典籍,「在明代似乎還保存很完整,沒有什麼殘缺」。但是在清代以後,《五行精紀》都是一些抄本,而且卷數已有所缺失。目前國家圖書館所藏的《五行精紀》也只是抄本,而且從文獻價值來看,這兩種抄本並非原本,而且在抄寫過程中由於或有惡意刪減的原因,也存在大量的脫漏和訛誤現象。

據台灣巳故術數大師 梁湘潤的考證,清代命理名家沈孝瞻、任鐵樵、及至民國期的徐樂吾等以後的命學前輩,很可能沒有看到過《五行精紀》的「完整版」,因為,這部重要典籍的全本已經流失到海外。即使看到過的《五行精紀》,可能僅僅是殘缺的抄本。

西元2008 年前後,韓國藏《五行精紀》現世。經與《三命通會》比對,不難發現《三命通會》基本架構主要出自《五行精紀》,並且大段抄錄《五行精紀》正文。由此可知《五行精紀》在命學史及命理奠基上的重要地位。

台灣武陵圖書公司和大陸華齡出版社分別於 1985年和 2010年重排出版,但所依底本亦非最早之版本。

目前能確定的是藏於日本的宋刊本再刊本似乎為最早之版本,與韓藏本相比更為接近於原本。

我手上的版本正是華齡出版,內有三十四卷。購買這古書的最初動機是因其部分內容有涉及納音五行的用法。這是正值得收藏的古代術數書之一。

我並非每購入新書便一口氣的看完,而時在閑餘才選讀一倆章。當文章寫作題目或研究題目上有需要搜集相關資料,這些古經書籍可提供很多參考作用。

祝大家週末愉快!🙏☕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