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仍有近300文章待補上標籤)

「歷史與術數」隨談

《資治通鑑》: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中國歷史的發展,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在這種周期性的運動中,有某種恆定的東西,始終保持不變。這是一種規律,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歷史規律。

中國古代的歷史有九大定律,我們今天來說說其中一種,也是很多歷史人物總是逃脫不了的歷史歸宿「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這句話最早出自司馬遷的《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但沒有後面的「敵國破,謀臣亡。」

其實「敵國破,謀臣亡」,也出自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但走狗變良狗,飛鳥變高鳥。

但這句話的完整版出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卷第十一》「信曰:「果有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以歸,因赦天下。」這句話也是資治通鑑的精髓之一。

那我們接下來說說,這句話的解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大概意思如下:

1.狡兔死,走狗烹:狡猾的兔子死了,獵狗就沒用了,也就會人拿來煮。

2.飛鳥盡,良弓藏: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也只能收起來了。

3.敵國破,謀臣亡:敵國一破,出謀劃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這句話連起來的大概意思就是,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1.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時期秦國人。白起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一生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在秦趙長平一役,坑殺趙兵40萬,何等威風。功高震主,秦昭襄王只有授意范睢,終死於丞相范睢之手。

2.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早年家貧,受過胯下之辱。後經夏侯嬰推薦,但是並未得到劉邦的重用。因此,韓信選擇逃走,於是發生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後來,蕭何向劉邦力薦韓信。最終,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韓信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後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霸王烏江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後來,在陳平、呂后、蕭何的策劃下,被殺於長樂宮。「敵國破,謀士亡」,用在此地十分恰當。

3.明朝開國功臣:明朝建國前後,按五個的檔次爵位,一共封了一百五十位功臣。這些人雖然在開國後,都功成名就,但是90%都不得善終。比如,韓國公李善長:朱元璋將76歲的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穎國公傅友德:當眾自盡,傅家所有男女全部發配遼東、雲南。涼國公藍玉:抄家滅三族,此案牽連致死的各級官員達1.5萬人。由於名單太多,就不一樣略舉。

4.年羹堯(1679年—1726年),中國清朝名將,鳳陽府懷遠縣人。他馳騁疆場,平定西藏亂事,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功高震主,得意忘形,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終招致君臣失和,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自盡,最終家破人亡。

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是有些東西,始終保持不變,這就是歷史規律。縱觀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


後話

今晚网遊偶然看到這文章,內包含了歷史、典故、文學、哲學。研究古法術數,自然地也會去研究歷史。

文末段謂:「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是有些東西,始終保持不變,這就是歷史規律。縱觀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於術數學也一樣,六十甲子周而後始,六十四卦如是,河圖五子運,三元九運同樣是周而後始地運行。同樣是以史為鑑,溫故知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