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因 , "卜者不誠不格,佔卦者妄斷不靈。"
在清代古籍 《卜筮正宗 》內的 <卜筮格言 > 有以下的解説。
其實一切在於問和卜者的專注誠懇上, 問路於鬼神嘛。所謂,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然而, 卜者的學識經驗功力在取用神和解象上也很重要的。
。。。。。。。。。。。。。。。。。。。
卜筮格言
夫卜之為道,通於神明,所以斷吉凶決憂疑,辨陰陽於爻象,察變化之玄機,此其義為至精,而其事為至大。
聖經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故問,卜者不誠不格,佔卦者妄斷不靈,此二語實定論也。每見世之人遇事輒卜,而誠之一字昧焉,罔覺或飲酒茹葷或邪淫不潔,迨至臨時禱告遂欲感格神明,不亦惑乎,更有富貴之人,視卜為輕或托親朋或委奴仆,不親致其悃忱故卜而不應,佔驗無靈,遂委罪於卜筮之家,而不自知誠有未至,此問卜者之過也。
至於卜筮者流心存好利,借卜為囮。即如疾病一節為問卜莫大之事,乃有喪心之輩勾通僧尼道觀,講定年規節禮三七二八,常例妄斷求利,看卜者之貧富為判斷之多寡,妄斷某寺某觀禮懺幾部,某庵某廟誦經幾日,卜者心慌意亂,無不依從,在富者費用猶易,其貧者至於典衣揭債棄產賣物,一時有手足無措之苦,以冀某病之痊可。究竟禮懺未完,而病者已死﹔誦經甫畢,而病者告殂,則何益哉,此串通僧道之害也。
更有初學醫生脈理未諳,囑令引薦令卜醫者,指明住處,姓名禱告,因而薦舉,不知卜者所得不過年規節禮之微,而病者頓遭庸醫殺人之害,此串通醫生之禍也。二者郡城惡套,處處皆然,予垂帘衛前遂有。若輩來相蠱惑,予誓絕之,一一照卦細斷,無不響應,此非課學之精,實無妄斷之失也。
今幸學稍有得,偶輯卜筮正宗一書,請教高明而猶恐問卜者有不誠不格之誤,佔驗者有誤斷不靈之害也,故首識之。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 出自 《中庸》。
《中庸》原文: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